山东科技大学泰山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地质工程10-1 高鹏辉 1041030107 (最终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系 部 名 称 资源与土木工程系
专业班级 地质工程10-1
学生姓名 高鹏辉
学 号 1041030107
指 导 教 师 张丽
填表时间: 2014 年 4 月 10 日
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2.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相关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3.学生应按照学校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用A4纸打印。
4.参考文献不少于8篇,其中应有适当的外文资料(一般不少于2篇)。
5.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一同存档。
设计(论文)
题目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设计(论文)
类型(划“√”) 工程设计 应用研究 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 其它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是通过对河流沟谷中的沉积物(包括湖泊沉积物)的系统采样分析,研究元素在水沉积物中的分布,通过发现地球化学异常来圈定找矿远景区和成矿有利地段。
水系沉积物测量技术在我国已经是一门很成熟的理论,中国1:20万和1:5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探覆盖范围已经达到650万km2。近20年来,全国80%的金矿床都是由区域化探发现的,这种工作方法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是适用的,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近年来,我国又在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扫面的基础上,使用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手段进行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从调查结果来看,大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较好,为我国找矿及地质调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因此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应用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具体方法及原理、适用范围和影响意义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整理。
1.介绍了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基本工作内容和原理及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的工作部署及工作安排、野外工作方法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解分析。
3.通过土壤剖面测量、岩石剖面测量、槽探进行异常查证,并进行数据处理等综合处理。
4.分析整理研究成果,对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找矿方法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总结其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起到的作用。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1.国内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勘察是20世纪30年代末兴起的年轻的地学分支学科之一。这门学科在从40年代到90年代这60余年发展中建立的理论基础是研究矿床物质向四周各种介质中分散所形成的各种分散模式,它的方法学是研究从这些分散模式反向追踪找到有经济价值的矿床的各种方法;但由于地球化学填图,特别是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取得了数以百万计平方千米面积上数以千万计的数十种元素高质海量数据,从而发现了各种规模的宽阔的地球化学分布模式,这些模式不仅是矿床物质分散所引起的,而且主要是从地球形成及其后长期演化所形成,它们被称为各种规模的地球化学块体,并为大型至巨型矿床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物质供应。这种从分散模式到分布模式、从着眼局部到全球的新概念及其由此而形成的新的方法学将使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出现新的突破。在勘查地球化学发展史上另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是勘查地球化学今后的目标不仅是解决矿产资源问题,而是要在环境监控、治理上不仅着眼于局部的矿山环境,而要着眼于全国乃至全球的整个环境生态系统的调查。 更多还原 在我国,近二十年来,我国一大批金矿床的发现,使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产金国,地球化学方法功不可没。区域化探找矿实践,已形成了一套从异常检查,进一步缩小靶区,追索矿源的成熟工作方案。即区域化探——化探普查——化探详查(矿区化探)的逐步推进,逐步缩小找矿目标,直到发现矿体的工作程序的一套完成体系。如1984年吉林省桦甸县夹皮沟金矿区就普遍应用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并发现了248个异常群,经过进一步工作后,发现了三个金矿床。还有2013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43个以Au、Ag、Pb、Cu、Zn等为特征组合元素的综合异常及5处找矿远景区,经过大比例尺异常查证和地质评价,优选找矿靶区,发现多处矿点及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
从近些年的成果来看,大中比例尺的水系沉积物测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