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历史综合练习.doc

发布:2017-01-17约4.8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历史课堂题,每题分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A.夏朝 B.  C.  D.商朝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A.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 C .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A.国家产生,社会变革 B.繁荣与开放 C.经济重心南移,民族关系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 5.“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歌颂的应该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环球航行 6.九年级某班在探讨《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这个课题。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一些史料,请问哪些史料和上述课题不相吻合 ①废除丞相,直接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②直接指挥特务机构锦衣卫监查臣民③设军机处,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集权④在思想上用“文字狱”严控知识分子( ) A.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7.某中学生旅游团游览北京。导游的下列讲解有一处不符合史实,该项是( ) A.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是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B.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C.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一个奇迹 D.北京大学时创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一所百年名校 8.小华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的知识点中搭配错误的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李宗仁—平型关大捷 D.彭德怀—百团大战 9.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教材中的( )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D.同盟会和共产党 10.右图是纪念我国近代一件大事的纪念章。它形象地反映了这一事件的意义是( ) A、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B、结束了清朝的统治,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11.“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遵义会议 12.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不想饿死的农民在一起赌咒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的 “生死契约”,关闭了一扇门,又开启了一扇门。这里的“关闭的门”和“开启的门”分别 指的是(? ) A.人民公社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制度 C.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合作社 13. 下图文化成就的发明创造者是( )A、中国人 B、波斯人 C、阿拉伯人 D、印度人 0 123 4 56 7 89 14.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这件“头等大事”是指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西进运动 D.宪章运动 “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引文中的“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的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 D.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①在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进行②注意利用不同经济制度的长处 ③都取得了成效 ④目的是为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有数据显示:1973年,法国、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出口额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28%和近50%,美国和日本分别为7%和13%,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和日本遭到二战的重创 B.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 C.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D.欧共体成立后,各成员国逐步取消关税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曾说:“觉得核战争在那天比在核时代的任何时候逼近”这一危机反映的世界政治局面是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美苏冷战 D.一超多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