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混凝土配合比工作总结发.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陶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体会
南苏龙
用轻粗骨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的混凝土称为轻骨料混凝土。
按用途将轻骨料混凝土划分为保温、结构保温和结构轻骨料混凝土三大类。按骨料划分为全轻、砂轻、大孔、次轻、圆球形、普通型、碎石型轻骨料混凝土。
在核电建设工程中,轻骨料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应用最多的当属以陶粒为粗骨料。陶粒(顾名思义,就是陶质的颗粒)陶粒具有优异的性能,如密度低、筒压强度高、孔隙率高,软化系数高、抗冻性良好、抗碱集料反应性优异等。特别由于陶粒密度小,内部多孔,形态、成分较均一,且具一定强度和坚固性,因而具有质轻,耐腐蚀,抗冻,抗震和良好的隔绝性等多功能特点。
配合比配制思路:1.轻骨料混凝土按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2.设计参数选择,参数包括水泥用量(由试配强度确定)、用水量、砂率、粗细骨料总体积;3.按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计算粗细骨料用量和总用水量,并进行调整;4.计算的配合比通过试配和调整,并确定配合比设计值。
本文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用于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展厅(瞭望塔)屋面保温工程,配合比用料是以普通砂为细骨料、圆球形陶粒为粗骨料的砂轻混凝土。
1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要求
1.1 陶粒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LC5.0;
1.2 设计密度等级1400级;
1.3 28d干表观密度 1360~1450 kg/m3;
1.4 坍落度60~80㎜。
2轻骨料混凝土使用原材料情况
2.1水泥
水泥为海盐秦峰水泥有限公司P·C32.5水泥,试验结果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规定技术要求,水泥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水泥试验结果
细度/% 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min 安定性(雷氏法)/㎜ 抗折强度/MPa 抗压强度/MPa 初凝 终凝 3d 28d 3d 28d 5.6 26.4 240 385 1.0 4.2 6.4 16.9 38.4 2.2细骨料
砂为海盐县武原镇宜宾经营部,天然砂为河砂,砂试验结果符合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规定技术要求,砂试验结果见表2、表3。
表2砂试验结果
细度模数 颗粒级配 堆积密度/kg/m3 含泥量/% 泥块含量/% 2.4 Ⅱ区 1520 1.1 0.4 表3筛分试验结果
颗粒级配 公称粒径 5.00㎜㎜㎜㎜㎜㎜㎜㎜㎜㎜坍落度筒、漏斗、标尺、捣棒组成
预湿
拌 拌合0.5min 拌合2.5min
图一 使用预湿处理的粗骨料时的投料顺序
4.3轻骨料混凝土干表观密度试验
干表观密度可采用整体试件烘干法或破碎试件烘干法测定。本次试验采用破碎试件烘干法测定。
1.试件采用抗压试件做干表观密度试验,首先在抗压试验前,将立方体试件表面水分擦干称其重量。求出改组试件自然含水时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
ρn=×103
式中 ρn—自然含水时混凝土的表观密度(kg/ m3)
m─自然含水时混凝土的质量(g)
v─自然含水时混凝土试件的体积(cm3)
2.将做完抗压强度的试件破碎成粒径为20~30㎜㎏×100%
式中 Wc─混凝土的含水率(%),精确至0.1%
m1─所取试样质量(g)
m2─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4.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
ρd=
式中 ρd ─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kg/ m3),精确至10kg/ m3
ρn─自然含水状态下轻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kg/ m3)。
5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另一种是采用松散体积法计算。本次轻骨料混凝土采用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配合比粗细骨料用量计算均以干燥状态为准。
5.1陶粒混凝土试配强度
混凝土试配强度确定
fcu=fcc+1.645σ=5.0+1.645×4.0=11.6MPa
式中fcu-混凝土的试配强度;
fcc-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选取4.0MPa。
5.2陶粒混凝土试配设计参数的选择
5.2.1水泥的用量选取
水泥的用量选取根据JGJ51-2002中的表5.2.1规定, 按试配强度和粗骨料密度等级确定选取,水泥用量选取为335kg/ m3。最高水泥不宜超过550kg/m3,主要考虑水泥用量过高,不但容重大,水化热高,收缩大,也不经济。最小水泥用量和最大水灰比符合JGJ51-2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