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感应器的制作与焊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感应器的制作与焊接
摘要:本文对感应器的结构制作及焊接做简要的阐述。
感应器简介
概述
图1-1
加热感应器(简称为感应器)是一种电感线圈,它能通过合理分布的感应磁场来满足各种加热工艺。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利用380V50Hz的交流电,转换成频率为几十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高频高压和电流,通过感应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导磁性金属材料时,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从而使金属材料本身迅速发热,产生的涡流主要分布于工件表面,加热的效果由频率,电流,磁场共同决定,感应器的形状由工件的外形来决定。感应加热也是目前给金属加热和改变金属物质形态,最环保、最快捷的方法。
如图1-1,以上感应器由1加热线圈、2放大线圈、3冷却装置所构成。其中感应线圈是感应器中的核心部件。
1.3
感应线圈的结构及类型
感应器结构包括加热线圈、汇流排和进出水口构成。下面是几种常用感应器外形。
图1-2 典型感应线圈的结构
多匝单线圈 (b)单匝单线圈 (c)单匝多线圈 (d)多匝多线圈
图1-3 用来加热各种形状部件的多匝线圈结构
2感应器的制作
圆形铜管感应器的制作步骤
图2-1
制作前阅览工艺图纸,仔细查看工艺要求和关键部位必须按图作业。
找到图纸上标注的管料规格,测量模具的尺寸进行下料。
将下好的管料在工作平台校直,不能有弯曲变形,要保证管料的规格。
缠绕线圈前在管料上缠好玻璃丝胶带,缠绕胶带时把握好密度均匀。
缠绕线圈时,将管料放相应在模具上,用左手固定好开端,再用右手,开始按所需的方向进行缠绕,缠绕时用力均匀,思路明确,按图所需要的圈数进行制作。
线圈绕好后,将汇流排调整为横向水平位置,一般汇流排间隙为25mm左右。
制作外通水的进出水,用弯管器把管料折弯成90°左右即可,再用电钻去掉管口内毛刺。(注:如制作内通水的进出水时,下料时保证管料的长度,线圈绕好后,调整好汇流排长度,去掉进出水管口的毛刺,带上铜螺母,用扩孔器扩好喇叭口)
焊接外通水的进出水时,焊接前去掉各个管口毛刺,确定管腔内干净无杂物,再将进出水管插入汇流排,调整好尺寸,然后在高频机上调整好适当参数,用焊锡丝进行焊接。
感应器制作完成后,采用标准水压进行试水,保证管路畅通,不漏水,不堵塞。
10.电感测试,一般情况下感应器大约内径20mm-40mm之间电感为200uH-400uH
方形铜管感应器的制作步骤
图2-2
制作方形铜管感应器时,首先查阅图纸的各项参数。
找到相关参数的方形管料,进行校正,防止管料扭曲变形。
以上图为例,首先制作加热线圈,制作方法,将卡尺在管料上测量好,并确定好线圈的走向,再用钢针画好线,在线的外侧左右画上45°角线,再用钢锯,锯下45°角下图为例:。
图2-3
图2-4
在制作放大线圈时,将铜管中填充细沙,将一端封死,铜管长度应长于弯曲所需长度;
固定好弯管模具,采用拉弯弯曲;
使用火焰焊枪将铜管烤热,采用边烤边拉的形式,从封死端开始烤热,最开始烤热的那段不用太长;
将封死端固定在弯管模具上,慢慢拉弯,拉弯速度要慢,拉弯的同时使用手工锤轻轻敲击铜管外圆面,防止铜管出现较大变形;
此处以单匝线圈为例,拉弯角度应大于360度,将铜管从弯管模具上取下,倒出铜管中细沙,然后使用校平工具将铜管校正。再将弯出的整圆铜管放置于弯管模上,使用手工锤进行校正,剩余的两端方管,与线圈和汇流排底座连接。
感应线圈和汇流排焊接时需固定好位置,便于焊接(需使用夹具或固定工装);
需使用助焊剂,焊缝需尽量的平滑,不能太过突出;然后将汇流排焊接好。
10.将焊接后的感应器进行校正,并打磨焊缝使其变得平滑,然后使用气枪吹洗感应器是否通路,清除管路中杂质;
11.对感应器进行通水测试,检测是否漏水,如果漏水的话需要进行补焊;
12.对检测合格的感应器进行喷砂处理;
13.在汇流排中间使用玻璃丝胶带做绝缘处理,以防短路。
14.将制作好感应器进行电性能测试,检测电感是否合格。
3铜焊的使用方法
焊前须知,一般使用氧乙炔时,首先打开氧气和乙炔的罐体阀门,打开后检查是否漏气,如有漏气情况及时关掉总阀门,保持环境的空气流畅,请专业人员维修,如果没有异常情况,操作人员通过压力调节器调节好氧气和乙炔的焊枪压力。
焊接的注意事项;焊接过程需要带防护眼镜,焊枪不要面向火焰或易燃物,点燃焊枪时要使用火花塞,不要使用火柴,用乙炔调节火焰长度,再慢慢调节氧气得到所需的火焰,中性火焰是蓝色锥形,尖端有点红紫色,此种火焰最为有效,焊前彻底去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