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以制度与人的互动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pdf

发布:2015-09-04约1.17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以制度与人的互动 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杨渊浩 摘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经之路,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 任。虽然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但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其原因之一在于基本公 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对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重视不够。故而应在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 宗旨,同时公民也要积极参与到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去,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关键词:制度;公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杨渊浩,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并完善我国基本公 式制度是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不可避免地 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科学 将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这些被新古典理论看做外 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 生的变量带人了制度研究的视野。这是因为非正式 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 制度根植于特定社会的文化观念之中,深刻地影响 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 到了行为人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制度的安排 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也需要制度框架下的规则、规范、惯例、习俗、文化、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地区分配不均、供给对 符号等因素在社会上得到认同,制度规定的人们之 象享受不均、城乡差异明显等不均等现象,在这种情 间、人与制度之间相互行为的规则必须在社会中得 况下,如何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值得深 到全体公民的普遍认同进而形成共同认知,这是制 入研究。 度正式生成的前提。如果制度不能更好地满足人的 既定偏好和利益需求,制度也就无法在全社会形成 一、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必须重视制度与 共同认知,难以获得公民观念上的认可,制度安排的 人的互动 效率就难以保证。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本质上是制度体系,如何正 第二,制度影响并约束人的行为,而公民的行为 确把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及其相关制度安排中的制 逻辑是影响制度结构的重要因素。制度的重要作用 度与人的互动关系,探索在其建设过程中形成良好 就是规范人的行为,保证其在合理的范围内运行,但 的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的措施,对于加快基本公共 是制度的安排必须以人的期望为重要参考标准,建 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 立能够满足人的偏好的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 意义。 稳定性。一方面,制度始终制约着人的行为在一定的 在政治学研究中,制度与人的互动关系主要体 范围内进行,正如历史制度主义者认为的那样,“个 现为以下三方面: 人并不是为所欲为的,个人必须在既定的制定框架 第一,制度塑造人的观念并拓宽其有限理性,而 中行动,其行为必须遵循制度的预期和要求。制度以 人们在观念上对制度的认同是制度生成与有效运行 各种各样的程序、规则、义务、职责等形式,通过强制 的前提。就正式制度而言,制度为人的政治行为提供 性地要求个人服从或通过教化和内化的社会化方式 了有限的信息和选择框架,塑造了参与者的观念和 促使个人在制度底下行动。”[2’另一方面,不同的行 偏好,而人的偏好是内生于制度之中的,它会随着制 为逻辑假设产生了公民对制度的目标与作用期望的 度的变迁产生相应的变化;就非正式制度而言,正如 差异进而影响制度安排的结构。正如社会学制度主 社会学制度主义所认为的那样,“一旦我们承认非正 义所认为的,个人行为追求的不仅仅是利益最大化,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11JZD030);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建构研究”(201 1QY03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