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脲支原体dna报告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脲支原体dna报告单
药典附录支原体检测
中国药典2010版
附录XIIB 支原体检查法
主细胞库、工作细胞库、病毒种子批、对照细胞以及临床治疗用细胞进行支原体检查时,应同时进行培养法和指示细胞法(DNA染色法)。病毒类疫苗的病毒收获液、原液采用培养法检查支原体,必要时,亦可采用指示细胞法筛选培养基。也可采用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方法
第一法 培养法
推荐培养基及其处方
(1)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猪胃消化液 500ml
氯化钠2.5g
牛肉浸液(1:2)500ml
葡萄糖 5.0g
酵母浸粉5.0g
酚红0.02g
pH值7.6±0.2。于121℃灭菌15分钟。
(2)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猪胃消化液 500ml
牛肉浸液(1:2)500ml
葡萄糖 1.0g
酵母浸粉5.0g
L-精氨酸2.0g
酚红0.02g
氯化钠2.5g
pH值7.1±0.2。于121℃灭菌15分钟。
(3)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按(1)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2.5~3.0g。
(4)支原体琼脂培养基 按(1)项处方配制,培养基中不加酚红,加入琼脂13.0~15.0g。
培养基灵敏度检查(变色单位试验法)(1)菌种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分发。
(2)操作 将菌种接种于适宜的支原体培养基中,经36℃±1℃培养至培养基变色,
盲传2代后,将培养物接种到待检培养基中,做10倍系列稀释,肺炎支原体稀释至10~10,接种在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内;口腔支原体稀释至10~10,接种在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内。每个稀释度接种3 支试管,置36 ℃ 士1 ℃ 培养7 ~14 天,观察培养基变色结果。 ( 3 )结果判定以接种后培养基管数的2 / 3 以上呈现变色的最高稀释度为该培养基的灵敏度。
液体培养基的灵敏度:肺炎支原体(ATCC 15531 ) 应达到10 ,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 )应达到10。
检查法(1)供试品如在分装后24 小时以内进行支原体检查者可贮存于2~8 ℃ ;超过24 小时应置一20 ℃ 以下贮存。
( 2 )检查支原体采用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和支原体肉汤培养基(或支原体琼脂培养基)。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或琼脂培养基)在使用前应煮沸10 ~15 分钟,冷却至56 ℃ 左右,然后加人灭能新生牛血清(培养基与血清体积比为8:2 ) ,并可酌情加入适量青霉素,充分摇匀。液体培养基除无需煮沸外,使用前亦应同样补加上述成分。
取每支装量为10ml 的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墓(已冷至36 ℃ 士1 ℃ )和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各4 支,每支培养基接种供试品0.5 ~1.0ml ,置36 ℃ 士1 ℃ 培养21 天。于接种后的第7 天从4 支中取2 支进行次代培养,每1 支培养基转种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及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各2 支,置36 ℃ 士l ℃ 培养21 天,每隔3 天观察1 次.
( 3 )结果判定培养结束时,如接种供试品的培养基均无支原体生长,则供试品判为合格;如疑有支原体生长,可取加倍量供试品复试,如无支原体生长,供试品判为合格,如仍有支原体生长,则供试品判为不合格。
【附注】 质量检定部门应会同培养基制造部门定期抽检支原体培养基灵敏度。
第二法指示细胞培养法(DNA 染色法)
将供试品接种于指示细胞(无污染的Vero 细胞或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细胞)中培养后,用特异荧光染料染色。如供试品污染支原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附在细胞表面的支原体DNA 着色。
试剂 (1)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浓缩液称取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5mg ,加人100ml 不含酚红和碳酸氢钠的Hank #39;s 平衡盐溶液中,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30~40 分钟,使完全溶解,-20℃ 避光保存。
(2)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工作液无酚红和碳酸氢钠的Hank #39; s 溶液100ml 中加人二苯甲酰胺荧光染料浓缩液lml ,混匀。
(3)固定液醋酸:甲醉(体积比1:3 )混合溶液。
(4)封片液量取0.1mol / L 枸橼酸溶液22.2ml 、0.2mol / L 磷酸氢二钠溶液27.8ml 、甘油50.0ml ,混匀,调pH 值至5.5 。 -4-8-3-5-7-9
培养墓及指示细胞(1) DMEM 完全培养基。
( 2 ) DMEM 无抗生素培养基。
( 3 )指示细胞(已证明无支原体污染的Vero细胞或其他传代细胞) 取培养的Vero细胞经消化后,制成每lml 含10 的细胞悬液,以每孔0.5ml 接种6 孔细胞培养板或其他容器,每孔再加无抗生素培养基3ml ,于36℃ 士1 ℃ 、5 %二氧化碳条件下培养过夜,备用。
供试品处理(1)细胞培养物将供试品经无抗生素培养液至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