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现状与探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年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十一五”863重点项目——MW级并网光伏电站系统 建成6座MW级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城市、荒漠、CPV各2座) 研制完成500kW及100kW以下系列并网逆变设备 研制完成多种类型光伏组件(BIPV、聚光等) 研制完成多种类型光伏跟踪系统 光伏发电与高压输电网关系研究 中科院“太阳能行动计划”——太阳能发电技术研究示范中心 水/光互补发电系统关键技术 10MW级光伏电站设计集成及关键技术 大型并网光伏系统及控制/逆变器研发测试平台 高倍透射式聚光系统关键技术 和景观、建筑结合的MW级并网光伏电站及关键设备研制 兆瓦级BIPV并网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 西藏高原MW级和高压电网并网的荒漠集中光伏示范电站及关键设备研制 甘肃武威荒漠治理区MW级和高压电网并网的荒漠集中光伏示范电站及关键设备研制开发 三.中国光伏系统技术发展的探讨 实现2020年光伏装机20GW迫切需要规模化利用技术 我国光伏产业规模世界第一,但96%以上出口,迫切需要启动国内需求,发展光伏规模化利用的成套技术 光伏系统自主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落后于市场发展 国家级实证性研究测试示范基地空白 一、中国发展光伏系统技术的紧迫性及重点探讨 支撑我国光伏的规模化利用 支撑我国太阳光伏产业从大国到强国的发展 开发3项国际水平的光伏新技术:100MW级大型并网电站、10MW级光伏微网、10MW级高密度多接入点建筑光伏系统 建立国际水平的实证性的研究示范基地 必要性与紧迫性 “十二五”重点任务 建成100兆瓦并网光伏示范电站 建成大型光伏系统及部件实证性研究测试平台 MW级光伏并网逆变器批量应用 突破设计集成、与电网关系、发电预测等若干重大技术 百兆瓦级光伏电站设计集成空白 关键设备可靠性和功率等级须提高 光伏系统实证性研究和测试平台空白 大型光伏电站的电网适应性须提高 必要性 标志性成果 百兆瓦级光伏系统集成及工程技术 兆瓦级以上光伏并网逆变技术 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与电网关系 光伏发电预测技术 不同光伏系统实证性研究测试平台技术 关键技术 二、百兆瓦级并网光伏电站研究重点探讨 建成10兆瓦级微网光伏示范电站 研制500kVA量级微网逆变器和充电控制器 研制微网调度自动化及光伏自动化系统 突破光伏微网的若干重大技术 光伏微网稳定性技术亟需突破 10MW级光伏微网设计集成尚不成熟 大功率关键设备尚未空白 水/光互补微网运行控制技术须掌握 必要性 标志性成果 微网及微网型光伏电站设计集成技术 大功率微网逆变、控制技术及设备 光伏电站综合自动化及能量管理技术 光伏和水电联合控制技术 关键技术 三、10兆瓦级光伏微网研究重点探讨 水/光/风/柴/蓄多能互补微网结构 *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现状与探讨 许洪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010年7月28日 光电建筑 大型光伏电站 光伏微网 三.中国光伏系统技术发展的探讨 二. 中国光伏系统技术研究进展 一.光伏系统技术现状与趋势 内 容 一.光伏系统技术现状与趋势 光伏阵列安装形式 固定式安装:水平面安装、竖直面安装、倾纬度角安装(最常用)等 非聚光跟踪:平单轴、倾纬度角单轴、双轴(普通光伏组件,无需散热) 反射聚光跟踪:低倍(普通)、高倍(几百倍),聚光太阳电池,需水冷散热 透镜聚光跟踪:高倍(几百倍),聚光太阳电池,需水冷散热 一、光伏安装与发电形式 光伏发电形式: 光伏独立系统:有储能,户用光伏及风光互补,村用光伏及风光互补电站 光伏低压并网:并入低压配电网,光伏与建筑或景观结合(BIPV) 光伏高压并网:并入高压输电网,荒漠戈壁大型光伏电站(VLS-PV) 光伏微网系统:多能互补发电系统(光、水、风、柴、蓄等混合发电) 光伏水泵系统:抽水蓄能电站、光伏水泵提水、光伏水泵滴灌等 光伏路灯照明:光伏路灯、庭院灯、草坪灯等 通信及工业应用:光伏通信直放站、海岛(航向)指示灯、卫星等 光伏交通工具:交通指示牌、车、船等 多种光伏产品:电子设备、充电器、喷泉等 户用光伏或风/光互补 风/光互补充电控制模块 充电控制、逆变一体机 用户负载 独立逆变器 蓄电池组 光伏独立发电系统-为边远无电地区独立供电 (户用、村用等) 系统组成:光伏阵列、充电控制器、储能单元、独立逆变器 输出特性:定频(50Hz)定压(220V或380V)的电压源(类似UPS) 输出功率:功率大小由负载决定,与光伏输入无关,可输出无功 与电网关系:独立于电网存在,很难与电网或其他电源并联运行 村用光伏或风/光互补 二、独立光伏系统— (1) 基本特性 独立光伏技术及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