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年产220万平方米玻化砖水煤气辊道窑设计设计说明.doc

发布:2017-06-28约3.63万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景德镇陶瓷学院 本 科 生 毕 业 设 计 题目:年产220万m2玻化砖水煤气 辊道窑设计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篇 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 1 1.1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 1.2原始数据的收集 3 1.3烧成制度的确定 3 1.3.1确定烧成制度的根据 3 1.3.2制定烧成制度 4 1.3.3气氛制度:保持全窑氧化气氛。 6 1.3.4压力制度:预热带-40~-25Pa,烧成带<8 Pa。 6 第二篇 辊道窑主要尺寸的确定 7 2.1内宽的确定 7 2.2窑长的确定 7 2.2.1 窑容量及平面利用率 7 2.2.2 窑体有效长度的计算 7 2.3窑炉各段长度的确定 8 2.4 窑内高度的确定 8 第三篇 工作系统的确定 9 3.1排烟系统 9 3.2 预热带喷风系统 9 3.3燃烧系统 9 3.3.1烧嘴与观火孔的设置 9 3.3.2 水煤气输送装置 9 3.4冷却系统 10 3.4.1急冷通风系统 10 3.4.2缓冷通风系统 10 3.4.3快冷通风系统 10 3.4窑体附属结构 11 3.4.1事故处理孔 11 3.4.2膨胀缝 11 3.4.3测温孔 11 3.4.4挡火板、挡火墙的设置 12 3.4.5测压孔 12 3.5钢架结构 12 第四章 窑体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13 4.1窑体材料的确定原则 13 4.2窑体材料厚度的确定原则 13 4.3各段窑体材料及厚度选用校核 13 4.3.1计算依据 13 4.3.2 窑体材料的选用与厚度校核 14 第五篇 燃料及燃烧计算 20 5.1空气量的计算 20 5.1.1理论空气需要量 20 5.1.2实际空气需要量 20 5.2烟气量计算 20 5.3燃烧温度的确定 21 第六章 物料平衡计算 22 6.1 每小时烧成制品质量 22 6.2 每小时烧成干坯的质量 22 6.3 每小时欲烧成湿坯的质量(w为含水率) 22 6.4 每小时蒸发自由水的质量 22 6.5 每小时从精坯中产生的CO2质量 22 6.6 每小时从精坯中分解出来的结构水质量: 22 第七章 热平衡计算 23 7.1 预热带与烧成带的热平衡计算 23 7.1.1热平衡计算基准、范围 23 7.1.2热平衡示意图 23 7.1.3热收入项目 23 7.1.4热支出项目 24 7.1.5 热平衡方程 28 7.2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29 7.2.1热平衡计算基准、范围 29 7.2.2热平衡示意图 29 7.2.4热支出项目 30 7.2.5列出热平衡方程 33 第八章 传动计算 34 8.1传动系统的选择 34 8.2辊子材质的选择 34 8.3辊径的确定 35 8.4辊距的确定 35 8.5辊子转速的选择 35 8.6传动过程 35 第九章 管道尺寸、阻力计算及风机选型 36 9.1计算抽烟风机的管道尺寸、阻力计算对风机的选型 36 9.1.1管道尺寸 36 9.1.2阻力计算 36 9.1.3风机的选型 37 9.2其他系统管道尺寸的确定、风机的选型 38 9.2.1燃料管径的计算 38 9.2.2助燃风管管径 38 9.2.4冷却带风管管径 39 9.2.5风机的选型 41 第十章 工程材料概算 43 10.1窑体材料分段概算 43 10.1.1:第1-7节 43 10.1.2:第8-15节 43 10.1.3第16-27节 43 10.1.4第28-49节 43 10.1.5第50-63节 44 10.1.6第64-70节: 44 10.2 钢材的概算 44 10.2.1 方钢的概算 44 10.2.2角钢 45 10.3钢板 45 后记 46 参考资料 47 附:文献调研报告 48 中文翻译: 51 摘要 关键词:辊道窑、节能 本设计说明书对所设计的年产220万平方米玻化砖辊道窑加以说明。 窑顶采用耐热钢穿轻型吊顶砖的吊顶结构,为了降低全窑的热损失减小单位产品热耗,全窑均采用轻质耐火材料。燃料用水煤气,采用高速调温烧嘴对制品进行裸烧来强化窑炉内部传热,同时对高速烧嘴可进一步调节使窑内温度均匀提高成品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为有效利用烟气热,在窑炉前段采用集中排烟的方式,另外在缓冷段采用抽热空气的方式来冷却制品,对热烟气也可加以利用。 对全窑的控制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来实现,既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又降低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设计特点: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单位产品热耗,实现陶瓷行业上的“绿色、环保、节能”。 Abstract Key word: The roller kiln, energy conserv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