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及其衍射.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1 引言;;2. X-ray 的应用; 1912年由劳厄(M. Von. Laue)首先提出用X-ray
研究晶体结构
并由他的学生实验证实其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
获得1914年的诺贝尔奖; 1912年布拉格父子(W. H. Bragg and W. L. Bragg)
第一次用X-ray衍射法的方法成功地测定了NaCl
晶体结构,1915年获诺贝尔奖。;1951年,比沃埃(J. M. Bijvoet)用X-ray衍射法测定
出右旋酒石酸钠铷的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使我们了解了蛋白质晶体结构;;§2-2 X-ray 的产生及其性质;X光机的简单电路图;封闭式X光管的结构图; X-ray 管阴极放出的热电子在高压电场(不同金属
的阳极靶都有其临界电压,超过此电压可产生特征
X-ray,如Cu靶的临界电压为8.981kV,但随着管电
压的加高,特征X-ray 的强度大幅度增强,所以,
Cu 的工作电压为 30~40kV)作用下撞到X-ray源的
阳极靶上,大部分动能转化为热(需冷却水),小
部分却会产生连续X-ray。;2. X-ray 的波长范围;医学上: 1—400pm(0.01—4?)(波长较短,穿透能
力较强),hard(硬), 对人体有伤害;15;一部分是由阳极金属材料成分决定的、波长确定的特征X射线 ;(1). 白色X射线——具有连续波长。由于电子与
阳极物质撞击时,穿过一层物质,降低一部分动能,
穿透深浅不同,降低动能不等,波长不同。;L;原子能级以及电子跃迁时产生X-射线的情况 ;1. 高速电子流冲击金属阳极,原子内层低能级电子被击出;;Cu 靶X-ray;各线强度比例:;为了获得单色X-ray,需将Kβ及白色射线滤去:; 可选择一种金属,它的吸收限波长处在Kα和
Kβ之间,可吸收掉Kβ射线。;§2-3. 晶体的X-ray衍射;频率变低,即由原生X射线的光子轰击出原子内层电子,再由其它内层电子补位而产生X荧光光子。;(反冲电子及波长和方
向均改变的次生散射);相干散射效应是X-ray在晶体中产生衍射的基础; X?晶体:
1. 大部分透过
2. 非散射能量转换:
热能
光电效应
3. 散射:
不相干散射
相干散射; 以上现象叫散射,所引起的波与波之间的 加强
或削弱作用叫波的相干;二、产生衍射的条件及原理;2、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方向; 次生X射线(球面波)的相互加强形成??射;如前图:X—射线从垂直于 直线点阵的方向射入,每个
原子的核外电子产生的相干波彼此发生干涉。;△=0 的衍射方向与入射线的方向一致,叫零次衍射;
△=λ 的衍射叫一次衍射;
… … ;
△=n λ的衍射叫n次衍射.;3、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强度; 设有一直线点阵的周期为a,一个结构基元中有两个原子A、B,B位置在以A为原点的1/4 a 处。;相干波的加强和减弱;;§2-4. 衍射方向与晶胞参数;联系;;1、直线点阵衍射条件;其中:周期为a.;直线点阵的衍射方向; 直线点阵上衍射圆锥的形成;当α0 = 90° 时,Δ=acosα =hλ, h = ± n
的两套圆锥面对称,可得一组双曲线;平面点阵的衍射方向必须同时满足 x 和 y 方向的
衍射条件, 故应为两个方向的圆锥面的交线方向.;平面点阵的衍射方向;3、空间点阵衍射条件——劳埃方程; Laue 方程组;4、验证:在满足Laue方程组的条件下,通过任意两个
晶胞或结构基元的光程差必为波长的整数倍。;5、单晶结构分析;空间点阵的衍射; 因此,α、β、γ三个变数须满足以上四个方程。
在一般条件下这一要求是不能满足的,即得不到衍射
图,为了获得衍射图,必须增加一个变数,有以下两
种方法:;(1)劳埃法;方法:晶体不动(α0、β0、γ0 固定),改变波长
λ,即用包含各种波长的白色X-射线,总可
以找到满足关系式的λ。
;(2)回转法;NaCl回转图及摄取情况示意图;设使晶轴绕C轴转动,按劳埃方程,一切衍射方向
必须满足:;c(cosγ-cosγ0)=l λ;②、意义;ⅱ). 计算晶胞体积V;解:当晶体绕[100]轴即a轴旋转时,有:;1×1.542×10-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