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变电站场平工程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7-03-24约1.81万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1 3主要工程量…………………………………………………………2 4施工准备计划………………………………………………………2 5施工条件……………………………………………………………4 6施工进度……………………………………………………………5 7主要施工方案………………………………………………………5 8工艺要求……………………………………………………………11 9施工质量标准………………………………………………………11 10检验要求…………………………………………………………..12 1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4 12施工项目部各级岗位的职责和权限……………………………..15 13施工方案附录……………………………………………………..19 14工程防护要求……………………………………………………..19 15雨季施工措施……………………………………………………..22 附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表 1编制依据 1.1与业主签订的合同、会议纪要; 1.2已批准的施工图、设计变更单; 1.3者保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1.4者保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概算文件; 1.5现行有关施工标准、规程、规范等; 1.5.1《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 220kV变电工程分册(2010版); 1.5.2《110kV ~ 1000kV变电(换流) 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Q/GDW183-20)5.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1.5.4《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 1.5.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4; 1.5.6《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1.6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专题总结; 1.7有关的施工及安全会议纪要和有关正式文件; 2工程概况 2.1场平规模:本变电站占地20812m2,即31.218亩。 2.2场地地形地貌 拟选站址区域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南缘及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大斜坡地带,总体地貌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区内以低山(少为中山)丘陵地形为主,岩溶地形次之。站址属岩溶地形,微地貌表现为山顶鞍部及两侧缓斜坡,鞍部呈近东西走向,整个场地呈南北两侧高、中间低的特征,场地南北两侧坡度一般10-25°,西部斜坡较陡,可达30-40°,鞍部坡度5-10°,场地主要为杂树及油茶种植地,局部为荒坡。场地高程在m,相对高差约m。场地位于,场地地层较,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Q)(Ql+dl)的组成。 (Q)(Q):主要为,,(Ql+dl):(Ql+dl):(Ql):色,,主要为,,粒径多在cm之间,粘性土充填,含量占%,场地南侧山坡及场地内其他局部区域该层表现为碎块石,层厚0~8.3m;场地内部分钻孔揭露,部分区域钻孔未揭穿该层。 ③灰岩(P2w-c):灰色、灰褐色,块状、碎裂构造,隐晶质结构,夹燧石灰岩及方解石条带,基岩内部分区域裂隙较发育,浅层强风化基岩裂缝内夹泥,埋深0~18.6m,20m范围内岩溶发育微弱,溶沟溶槽较发育,本次勘察中仅在钻孔1C7在24m以下发现高度约2.7m的溶洞,为粘土及碎石部分充填,在钻孔1C9内19.0~20.3m间发现高度约1.3m的溶洞,未充填;本次勘探未揭穿本层。 2.4地下水条件 2.4.1 地下水埋藏分布条件 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的控制,站址场地地下水主要为.4.2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邻近场地岩土勘察资料,场地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型,矿化度低(小于0.克/升),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有关规定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17215 根据现有设计图纸 3 石方 M3 28413 暂按设计提供比例土石比3:7 4 草皮、树根、耕植土、淤泥清理 M3 4162 暂按表层0.2m计算 4施工准备计划 4.1人员配备 序号 工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管理人员 位 2 2 技术员 位 2 3 安全员 位 1 4 材料员 位 2 5 机械操作员 位 7 6 驾驶员 位 6 7 测量工 位 2 10 电工 位 2 11 修理工 位 2 12 普工 位 10 4.2机具配备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330型 台 3 2 挖掘机 320型 台 4 4 轮式装载机 ZL-50 台 2 5 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