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屋面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当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对屋面已完成的部分应采取保护措施。 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设完毕。屋面防水层完工后,不得在其上凿孔打洞或重物冲击。 屋面工程完工后,应按有关规定对细部构造、接缝、保护层等进行外观检验,并应进行淋水或蓄水检验。 找平层特殊构造处理GB 50207—2002 找平层的基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符合: 1、板端、侧缝应用细石混凝土灌缝,其强度不应低于C20. 2、板缝宽度大于40mm或上宽下窄时,板缝内应设置不小于φ4的构造钢筋。 3、板端缝应放置纵向φ6钢筋,每块板不少于一根φ4@500分布筋,且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密封处理。 找平层的坡度要求GB 50207—2002 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应小于3%, 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 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 沟底落差不得超过200mm, 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坡度不小于5%的凹坑。 找平层的分格缝GB50207-2002 找平层宜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留设在板端缝处,其纵横缝的最大间距: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不宜大于6m; 沥青砂浆找平层,不宜大于4m。 (分格缝兼作排气屋面的排气道时,适当加宽,并应于保温层连通。) 2、工程照片 1、保温层施工技术要求 保温层材料的含水率GB50207-2002 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含水率对导热系数的影响颇大,特别是负温度下更要设定保温层含水率限值。保温材料在自然环境下,因空气的湿度而具有一定的含水率。由于每一个地区的环境湿度不同,不可能定出一个统一的含水率标准,因此,只要将自然干燥不浸水的保温材料用于保温层即可) 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用排气措施。 当屋面保温层(正置式或封闭式)含水率过大、且不易干燥时,则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排汽,排汽的目的: 1、降低保温材料的含水率,以防止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降低,达不到设计要求。 2、当气温升高,保温层内蒸发的多余水分可由排汽管排出,防治气体膨胀造成防水层起鼓而破坏 四、屋面防水层施工要点 根据屋面防水材料的品种,可以分为卷材防水层、涂膜防水层和刚性防水层 1、卷材防水层技术要求 卷材防水层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Ⅳ级的屋面防水 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或沥青防水卷材。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相容。 在坡度大于25%的屋面上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应采取固定措施。固定点应密封严密。 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基层必须干净、干燥 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将1m2卷材平坦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 后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 卷材铺贴方向规定: 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卷材厚度选用表 卷材搭接缝应错开,搭接宽度要求 冷粘法铺贴卷材规定: 1 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2 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2、涂膜防水层技术要求 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Ⅰ~Ⅳ级屋面防水。 防水涂料品种: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防水涂膜施工规定: 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先涂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1/3幅宽。 涂膜厚度选用表 屋面基层的干燥程度应视所用涂料特性确定。当采用溶剂型涂料时,屋面基层应干燥。 多组份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使用量。 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涂膜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做好成品保护。 保护层的施工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3、刚性防水层技术要求 刚性防水层适用于防水等级为Ⅰ~Ⅲ级的屋面防水;不适用于设有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屋面以及受较大震动或冲击的和坡度大于15%的建筑屋面。 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采用减少泌水性的措施。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含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