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BS_EN_1713-_1998_焊缝超声检测缺陷定性-中文 (1).pdf

发布:2018-10-19约7.3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欧洲标准 EN1713-1998 焊缝超声检测缺陷定性 引言 焊缝缺陷分平面状和非平面状,系按下列参数定性分类: (1) 焊接工艺; (2 ) 缺陷几何位置; (3 ) 最大回波高度; (4 ) 定向反射性; (5 ) 回波静态波形; (6 ) 回波动态波形。 为使定性结论正确,缺陷的分类过程需要对每一参数对照其他参数进行观察分析。 附录A 的流程图是适合于一般应用的焊缝内部缺陷的定性分类法,可作为指南。此流程图应联 系上述头两个参数一起使用,不可将其单独分析。 若签约双方同意,此分类方法只应按EN1712进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内部缺陷分类定性 (平面或非平面型)的整个流程,见附录A 。 本标准仅适用于表面未磨平的焊缝、离表面至少5mm以下的缺陷分类,见图1。 图1 焊缝缺陷可定性的深度范围 2 引用标准 本欧洲标准引用了其他现行标准或旧标准拟成新条文。这些引用标准引述于文中相应处,篇名 如下。对旧标准只引用含修改条文的修订版,而对现标准则引用最新版。 EN1712焊缝超声检测验收等级。 3 说明 3.1 概述 缺陷分类是相继使用以下几个判据来进行的,即: (1) 回波幅度; (2 ) 定向反射性; (3 ) 回波静态波形 (A型显示); (4 ) 回波动态波形。 一旦获得上述某一判据,流程即中止。 缺陷定性用的探头一般应与规定的检测探头相同。 流程图程序已将定性分类作为质量控制体系标准化流程。用不同入射角检测时,要通过与距离 波幅曲线 (DAC )的比较,或缺陷最大回波高度间的比较,用分贝法进行分级。 对流程图程序中不同阶段所提出的dB水平见表1。 表1 流程图程序中的不同阶段 S1 S2 S3 S4 DAC -10dB DAC +6dB DAC -6dB 9dB /15dB 流程图程序要求分五个阶段,各阶段均有明确目标,即: 第1阶段:对回波幅度很低的信号不需定性分类; 第2阶段:将所有高波幅信号定为平面状缺陷; 第3阶段:主要对未熔合定性; 第4阶段:主要对夹渣定性; 第5阶段:主要对裂纹定性。 注:对夹渣和未熔合同时存在的混合型缺陷信号,按流程图程序定为平面状。这种缺陷形态见图A.3例。 图A.3 未熔合与夹渣同时存在的混杂缺陷例 3.2 常用惯例 参考回波应从Φ3mm横孔取得。 按惯例:负值表示信号波幅低于参考线;正值表示信号波幅高于参考线。 3.3 回波高度判据 3.3.1 低波幅 (阶段1) 一般认为,回波幅度低于S1 (DAC-10dB)的信号并不重要。 对特殊应用,经签约双方同意,也可将S1值降低。 3.3.2 高波幅 (阶段2) 一般认为,面状缺陷的回波高度至少为S2线 (DAC +6dB )。 3.4 定向反射的判别 (阶段3) 流程图程序中,此阶段可适用于所有信号,或经签约单位同意,也可单用于指示长度超过规定 值的信号。对8≤t15mm ,此长度为t ;t >15mm时,此长度为t /2或20mm (取较大值)。对指示长 度未超过规定值的信号,按阶段4处理。 对以下判据,以能够给出最大幅值的入射角相对于DAC 曲线的最大波高 (Hdmax )为基准的, 从其他入射角获得的相对于DAC 曲线的最小波高 (Hdmin )可与Hdmax相比较。 为确定定向反射性,以下两条件应同时满足: (1) 缺陷反射波幅≥S3 (DAC -6dB )(至少一种入射角)。 (2 ) 有较高的定向反射,即: a) 用横波检测时,两种检测入射角之间至少有9dB的差别,即 | Hdmax -Hdmin |≥9dB 。 b) 一种用横波检测,另一种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