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物化实验思考题答案上..pdf

发布:2019-01-12约5.1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恒温槽装配和性能测试 1.恒温槽主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 答:①浴槽:盛装介质②加热器:加热槽內物质③搅拌器:迅速 传递热量,使槽内各部分温度均匀④温度计:观察槽内物质温度⑤感 温元件:感应温度,指示加热器工作⑥温度控制器:温度降低时,指 示加热器工作,温度升高时,只是加热器停止工作。 2.为什么开动恒温槽之前,要将接触温度计的标铁上端面所指的温 度调节到低于所需温度处,如果高了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由于这种温度控制装置属于“通”“断”类型,当加热器接通后传 热质温度上升并传递给接触温度计,使它的水银柱上升。因为传质、传 热都有一个速度,因此,出现温度传递的滞后。即当接触温度计的水银 触及钨丝时,实际上电热器附近的水温已超过了指定温度。因此,恒温 槽温度必高于指定温度。同理,降温时也会出现滞后状太。 3.对于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可以哪些方面改进? 答:①恒温槽的热容要大些,传热质的热容越大越好。②尽可能 加快电热器与接触温度计间传热的速度,为此要使感温元件的热容尽量 小,感温元件与电热器间距离要近一些,搅拌器效率要高。③做调节 温度的加热器功率要小。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通过辅助装臵引入低温,如使用冰水混合物冰水浴,或者溶解 吸热的盐类盐水浴冷却 (硝铵,镁盐等) 二.络合物组成和不稳定常数的测定—等摩尔系列法(老 师发的卷子,题 目不知道了) 1. 答:计算溶剂体积→取溶质→溶解→转移→定容 + + [M ]+[A ]不变,取相同浓度[M]和[A]配成一系列C /(C +C )不同的溶 M M A 液。 2. 答:[M+A]不变,改变[M],[A]当MA 浓度最大时,n=C /C ,通过测定 n A n 某一络合物含量发生相应变化的物量光密度D=ad,D-C /(C +C )求极大值 M M A 点n. 3. 答:分别配制只有金属离子以及只有配体,且PH与络合物相同的标 准溶液,测两者吸光度,在坐标系两点上作直线,求出该直线方程,取 测得络合物的吸光度,再减去直线再此浓度的直线对应吸光度,则为真 实络合物的吸光度。 4. 答:因为当一个反应只有按原子个数比进行时,生成MA​n 的浓度最 大。 三.中和焓的测定 1.本实验是用电热法标定热量计的热容C,能否改用其他方法?请 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来。 答:实验前十分钟,用较小的功率搅拌蒸馏水后,再用远大于之前 的功率搅拌蒸馏水,待温度升高0.8℃左右,再转为较小功率,作图得 出△T,根据K PT/△T求出K值。 2.试分析影响本实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系统保温效果要好,保温装臵要干燥,电流电压值高低,即引 入系统热量不要太高太低,同时升温速度不易太快,酸碱充分快速混合 3.中和焓除了与温度、压力有关外,还与浓度有关,如何测量无限 稀释时的中和焓? 答:在一定的温度下,测得不同浓度的中和热,再做温度与中和热的曲 线,通过取极限的方式,测得无线稀释时的中和热。 四.燃烧热的测定的测定 1.说明恒容热效应(QV)和恒压热效应(QP)的差别和相互关系。 答:恒容燃烧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值,恒压燃烧 2 热在数值上等于燃烧过程中系统地焓变,Qp=Qv+ΔnRT . 2.简述装置氧弹和拆开氧弹的操作过程。 答: (1)装氧弹:拧开氧弹盖,将其内壁擦干净,特别是电极下端 的不锈钢接柱更应该擦干净。接着小心将压好的片状试样的点火丝两端 分别紧绕在电极的下端,然后旋转氧弹盖。 (2 )拆开氧弹的出气口打开,放出余气,然后才慢慢旋开盖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