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分布系统故障处理.doc.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室内分布系统故障的分类,故障分析的步骤和方法由下图可知,室内分布系统是由基站设备、有源直放站设备、无源部分(天馈系统)三部分组成。因此,室内分布系统故障分为基站故障、有源设备故障、天馈系统故障和系统故障四大类。进行室内分布系统故障分析时,通常从基站部分开始检查,如果是基站故障应根据故障现象及时通报电信公司,组织对基站检修;如果基站正常工作,则应对有源直放站设备进行检查,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如果设备工作正常,则应对天馈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天馈系统故障应立即用驻波比测试仪确定故障点,并组织天馈系统整改。如果排除了基站故障、设备故障和天馈系统故障,则判定为系统故障,需要对整个室内分布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直放站自激、是否上行噪声干扰基站等原因,对系统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室内系统的故障分析流程如下:1设备故障分析及实例首先检查设备电源模块是否正常,然后检查设备的输入输出功率是否正常。确定设备内有问题的模块后,及时对相应模块进行更换,或对整机进行更换。如果直放站设备的供电不正常,可以判定电源模块故障,需要更换供电模块。如果设备供电正常,用频谱仪检查设备的下行输入功率,下行输出功率是否正常。如果下行输出功率不正常,则可以判断设备下行链路中某一模块故障,逐个检查各模块的输入输出功率是否正常,从而确定发生故障的模块。如果出现覆盖区内手机接收场强正常,但无法建立呼叫的现象,可以初步判定为直放站上行链路故障。在设备离网状态下,用频谱仪和信号源检查直放站设备的上行增益;在设备工作状态下,在设备上行输出端接频谱仪测量上行输出功率,如果判定设备上行增益过小,对上行各模块逐一进行检查,判断发生故障的模块,并进行更换。对于光纤直放站还应检查光电转换模块的光收发功率是否正常。对于光近端机,如果光盘发光功率不正常,可以初步判定光盘故障,更换光盘看故障是否消除。如果光盘收光功率不正常,应检查远端机发光功率和光纤、尾纤、光法兰盘、光衰耗器、光分路器等无源器件。设备故障的分析流程如下:故障实例一、故障现象:某大楼由光分布系统覆盖,其中A、B座分别由远端机1、2覆盖。A座手机可以正常通话,B座内手机接收场强很强,但是无法打电话。故障分析:对于光纤直放站,首先检查光路。在近端机处,用光功率计测近端机的下行发光功率,都正常,再检查上行收光功率,发现A座的1号远端机收光正常,而B座的2号远端机无光。于是到2号远端机处,测量光盘的上行发光功率,也正常,可判断2号远端机到近端之间的上行光路上有问题。回到近端机处,检查各无源光器件,发现从2号远端机到近端的一段尾纤折断。更换尾纤后,近端机的收光功率正常,故障被排除。故障实例二、故障现象:某大楼由室内无线引入直放站覆盖,大楼内接收场强很强,但是无法打电话。故障分析:下行接收场强正常,但无法打电话,由此初步判定设备上行链路部分存在问题。将天馈部分断开,对无线直放站设备进行离网测试。用上行信号源作为无线直放站的上行输入,用频谱仪测设备的上行输出功率,并计算设备的上行增益,发现设备的上行增益仅有30dB,相当于上行低噪放的增益,初步判定上行功放故障。对上行各模块逐一测量输出功率,证实上行低噪放正常,而上行功放无增益。更换上行功放模块,故障被排除。2天馈故障分析及实例确认基站,有源设备等信号源的输出功率都正常后,可初步判断为天馈系统故障。分析天馈系统故障时,首先在覆盖区内用测试手机详细测试,确定故障区域的范围。断开信号源(基站或直放站设备),用驻波比测试仪测量天馈系统的驻波比,并确定故障点的位置。注意采用DTF方式既可测驻波比又可查故障点。恢复信号源设备与天馈系统的连接,在室内分布系统的主干线上,分别测量各点的功率,最终可确定损坏或连接错误的器件设备故障的分析流程如下:故障实例故障现象:某大楼共12层,其中地下室和1层手机无法通话,其余楼层通话正常。故障分析:大楼内全部楼层由同一端无线直放站覆盖,用测试手机测试发现除地下室和1层以外的所有楼层信号都正常,而一层信号很弱,部分区域使用室外频点,地下室更是盲区。检查直放站设备,输入输出功率均正常,由此排除了设备故障,判定为天馈系统故障。断开设备,用驻波比测试仪Sitemaster测试,发现距离测试点40米处有断点,结合故障区域在1楼和地下室两层,可以判定主干线上1楼附近的某无源器件损坏。连接上设备,在1楼处,测量主线上一功分器的2输出端口功率,发现该功分器损坏。更换该功分器后,地下室和1层可以正常通话,故障被排除。3直放站自激故障所谓自激是指经直放站放大后的信号再次进入接收端进行二次放大,导致功放工作于饱和状态。直放站的自激只出现在无线直放站中。直放站安装不当,收发天线隔离度不够,整机增益偏大时,输出信号经延时后反馈到入端,致使直放站输出信号发生严重失真产生自激,信号自激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