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ppt

发布:2019-04-20约3.14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2 电极脱位 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而大部分患者发生在术后24 h内。术后患者要持续心电监护48~72 h,监测患者心率、心律的变化,观察起搏信号是否清晰、脉搏次数和起搏频率是否一致。因此,手术后患者要平卧位休息,术后早期头、颈及手术侧肢体要少活动严禁右侧卧位,防止牵拉起搏电极。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3 感染 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天。为预防术后感染,术后应更换被服,房间、床单元消毒,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切口清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切口愈合情况,一旦发现体温升高、切口红肿、发热、疼痛,应及时处理。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4 囊袋血肿 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以术后2~3天最为常见。为预防囊袋出血,应注意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局部用盐袋压迫4~6 h。术前停用抗凝药物,术中彻底止血,如囊袋隆起,局部皮肤青紫,有波动感,可能发生囊袋血肿,应及时处理。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5 人工心脏起搏器综合征 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心排出量减少,脉搏减弱,患者可出现心悸、乏力、胸闷、胸痛。一般通过调整起搏器工作状态、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即消失。 VVI 起搏器综合征 出院指导 植入起搏器后的最初 1~3 个月,要避免剧烈运动,一般日常活动没有关系,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也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起搏器植入侧的上肢要避免大幅度活动, 以免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和/或电极导线发生移位。 起搏器随访 安装起搏器出院后需定期来医院随访。一般三个月后来医院进行第一次随访,把起搏器的参数调一下。然后到起搏器保证年限的最后一年,再来医院复查一次,目的是检测起搏器的电池还有多少电量。 起搏器携带者的日常生活 如果没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疾病,可正常工作。 可以开车、游泳,乘坐汽车、火车、飞机或轮船等旅游。 适度饮酒不影响起搏器,起搏器本身不受饮食的影响。 起搏器携带者的日常生活 机场安全检查仪器对起搏器没有影响,但起搏器能触动金属探测报警器,患者应事先向安检人员出示起搏器ID卡。 多数家用电器是安全的。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电烤箱、电熨斗、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电脑、吸尘器、洗衣机等只要没有漏电,一般不会影响起搏器,可以放心使用。 起搏器携带者应避免-- 植入侧的手臂避免作剧烈活动及负重 起搏器患者应尽量避免手机靠近起搏器,打手机时最好使用对侧手,并使手机与起搏器的距离保持在15厘米以上。 当起搏器受到低频(100Hz左右)震动时,可能导致感知功能异常,应避免打开引擎盖修理汽车发动机、驾驶摩托车或乘坐剧烈颠簸的汽车 起搏器携带者应避免-- 避免使磁铁靠近起搏器,包括磁疗健身器械。 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应远离电台发射站、电视发射台、转播车、发射机、雷达、马达、内燃机、高压电场、变压器、发电厂的发电车间、电弧焊接、医院的磁共振仪等强磁场和强电场。 谢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人工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植入到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兴奋,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恢复泵血功能的一种手术。 何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起搏器类型 根据电极导线植入部位分三类: .单腔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单独植入心房或心室(AAIR/VVR) .双腔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分别植入心房和心室(DDDR) .多腔起搏器:起搏电极导线除常规植入右心房和右心室外,通常尚需通过心脏静脉植入电极导线分别起搏左心房和(或)左心室 起搏器护理重要性 心脏起搏作为常规治疗手段已形成一套常规诊疗护理程序,但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起搏技术开展早期并发症高达52%,而到后期并发症降低到1.3%。 因此,通过术前良好的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起搏器护理要点 1 术前准备 2 术中护理 3 术后护理 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5 出院指导 术前准备 1 心理护理 向患者讲解与手术及疾病相关的知识,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 2 知识宣教 向患者讲解术后如何配合及其重要性,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去导管室前排空尿液,以利于术后的配合。 3 一般护理 建立静脉通路、术前一天做抗生素皮试,碘试,术前30分钟可予以抗生素应用以预防感染,术前停用抗凝药,术前晚可口服镇静药物保持良好的睡眠,术前6h禁食,记录体温、心率、血压。床边备齐抢救药品、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抢救物品。皮肤准备:手术部位清洁皮肤,常规备皮(肥皂水清洗),埋藏式起搏备皮范围是前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注意有无炎症感染等。动作轻柔,勿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