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计划学时
72
学 分
4
适用专业
应用化工技术;煤炭深加工技术
开课单位
化工系
开课学期
第四学期
考核类型
考试
先行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平行课程
化工单元操作,化工仪表;化工设备
后继课程
一、 课程性质与定位
《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及相近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
程,是实训体系完善、工学结合特色鲜明、“教、学、做”一体的重点课程。
从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不仅是对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基本能力掌握情况的一个
综合检验和考核,而且使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拓展, 为学生零距离上岗铺平道路。
本课程作用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熟练掌握和应用
化工生产各岗位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设计开发能力和创新理念,
具备从事化工生产和工艺调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本课程以化工总
控工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强化技能训练、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课程的内容
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
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因此,《无机 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在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 课程设计与理念
1.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能力本位为中心,以工学结合教学思想为导向,虚拟仿真平台、现
场实训平台、课堂展示平台、数字资源平台等多平台相互融通的教学思想和理
念,进行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精品课的设计规划。课程设计的理念有如下几点:
- 1 -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 课程标准·
以职业素质发展为方向--明确课程培养目标;
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置课程任务;
以岗位任务为核心--组织教学内容;
以典型产品制造加工为载体--使教学内容具体化;
以职业资格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本课程通过虚拟仿真、实践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牢固的工程 观点,为其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设计思路
结合我市化工生产特点,通过对《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分析,本课程 教学重点为合成氨、
化学肥料、硫酸、硝酸、烧碱等典型无机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在教学中
将本课程内容分为合成氨、主要的氨加工产品及其他典型无机化工产品三大模
块,每个模块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课程单元,每个课程单元包含若干知识点, 若干知识点整合成课程任务。
通过对化工行业的职业分析及《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分析的有机结合,
形成了“工学结合”形式的无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体系。本课程总体教学设计
为:理论教学→仿真软件教学→管路拆装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 计→顶岗实习→职业资格取证考取等环节。。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无机化工工艺技术工作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同时使学生养成对待学习、生活和工作采取科学的态度, 努力培养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2.技能与知识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无机化工主要产品工艺过程的基本原理以及主 - 2 -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 / 课程标准·
要化工设备的结构和作用;并能正确地选择工艺条件,确定工艺流程。
使学生了独立掌握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以及主要设备的化工计算方 法。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动向。
3.能力与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无机化工专业实验和生产操作技能的 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作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 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应用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序号
项目名称
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学时
1
绪论
任务一:无机 化工工艺学的 主要内容和任 务
了解以天然资源和工 艺副产物为原料生产 硫酸、硝酸、纯碱等 化工产品的工业
无机化工工艺学的 主要内容和任务;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2
1
绪论
任务二:本科 程的学习方法
了解无机化工常用的 实训、模拟系统等。
化工与环境污染, 化工污染防治途径。
2
2
合成氨
绪论
任务一:合成 氨生产的发展 综述
了解合成氨生产的发 展方向,了解合成氨 发展趋势
原料路线的变化方 向,节能和降耗; 与其他产品联合生 产。
2
2
合成氨
绪论
任务二:生产 合成氨用原料 气的制备方法 比较
掌握合成氨生产的主 要步骤。
合成氨的持久需求, 工艺复杂,技术密 集。
2
3
烃类蒸汽
转化制原
料气
任务一:气态 烃类转化的化 学反应
掌握气化和气态烃类 蒸汽转化的基本原理、 工艺条件的选择及流 程。
煤汽化、气态烃类 蒸汽转化的反应机 理及动力学方程。
2
3
烃类蒸汽
转化制原
料气
任务二:甲烷 蒸汽的转化的 化学反应理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