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问答题答案模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普通心理学
费希纳:对数定律
魏特海墨:格式塔
冯特:结构主义,内省
韦伯:差别阈限
华生:行为主义
艾宾浩斯:记忆
马斯洛:需要理论
沙赫特:情绪认知理论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条件反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奥尔波特: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
卡特尔,16PF
艾森克:把人格的类型模式和特质模式有机地结合
容格: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
社会心理学
霍斯蔓:社会交换理论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
布鲁默: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
勒温:社会行为的公式、社会认知论、场论
谢里夫 :社会规范理论
费斯廷格:社会比较理论
舒茨: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FIRO)
多伊奇: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
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A—B—C模式
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霍妮:文化因素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论
凯利-归因理论(三维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
舒兹:基本人际关系取向理论
凯尔曼:态度形成阶段说法(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挫折—侵犯学说
安德森: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
罗特 归因、控制点
塔尔德:模仿律
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
塔尔德的《模仿律》
发展心理学
普莱尔: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临床法(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综合运用)、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育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列昂节夫: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华生:环境决定理论
毕生发展的观点(荣格、古德奈夫、霍尔)
乔姆斯基:语言获得的生成转换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理论(习俗水平的道德以“好孩子”为定向)。
托马斯:儿童气质类型
吉布森:视觉悬崖
鲍尔比:儿童依恋发展的三个阶段
艾里克森:同一性理论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过程分为三
三级诊断技能部分(知识题)?
一、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 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二、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 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3、避免多重问题。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6、避免解释性问题。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 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在选择谈话内容时有一大禁忌,即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7.会谈法的有效性,会谈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
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
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五、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
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
三级咨询技能部分(知识题)
一、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2、正确的咨询态度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重要基础。3、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
二、怎样把握共情技术?
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表达共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