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纳米纤维制备及其预氧化研究的开题报告.pdf
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纳米纤维制备及其预氧化研
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在现代纤维材料及其他相关领域中,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比表
面积,纳米纤维材料已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纳米纤维一般指直径小
于100纳米的纤维,它的尺寸与一些生物细胞和组织中的纤维相似,具
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
目前生产纳米纤维的方法主要包括静电纺丝、高压纺丝、蒸发凝固、
电纺等。其中,静电纺丝技术最常用,纳米纤维通过自发形成的静电场
从高压化学药液中成型。
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它
已广泛应用于制备人工皮肤、医用手套、阻燃材料等领域。纳米纤维作
为一种先进的材料,研究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预
氧化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高分子纳米纤维材料,并为其在
生物医用、纤维材料等领域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
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
(1)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纳米纤维,并
对纳米纤维的结构特性、形态等进行表征。
(2)对制备的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纳米纤维进行预氧化处理
研究预氧化后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等变化,并探讨其预氧化机理。
(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技术,检测处理
后的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预氧化对其性能的影响。
三、研究计划
第一年:
1.确定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纳米纤维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
2.对制备的纳米纤维进行形态、结构等方面的表征;
第二年:
1.研究纳米纤维的预氧化处理工艺;
2.对预氧化后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等方面进行表征和分析;
第三年:
1.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技术,检测处理后
的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及其生物相容性;
2.研究预氧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及预氧化机理。
四、参考文献
[1]杨焕民,杨涛,纳米纤维及其应用[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4,
10(2):249-255.
[2]吕俊,静电纺纳米纤维的研究发展及其应用[J].棉纺织技术,
2018,46(1):13-17.
[3]胡赛平,魏建进,刘春君.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研究进展[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