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开设方案 高中课程标准数学调整方案 推荐学习材料: 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试行) 张寿武:一位天才加幸运的数学家(数学通报2009年第5期) * 2009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数学组 两个背景: 1.2010年全国基本实现新一轮课改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基础教育: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 中小学、幼儿园40多万所,在校、在园学生2亿多人。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规划纲要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各个部分都有重要阐述,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集中表述。在八章内容中有三章专门阐述。 在十大改革试点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主要在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基础教育均有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在规划纲要的重要地位,充分反映了基础教育在教育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问题的关切 第一,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规划纲要提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一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一年普及率和三年普及率分别达到95%、75%;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三是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至90%(2020年)。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不仅体现为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和普及程度的提高,更体现在教育质量的提高上,规划纲要把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强调通过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制度、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问题的关切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战略重点,基础教育是重点保障对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三,努力解决义务教育择校和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纲要提出政策措施:一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把负担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二是要求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课外校外活动。三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减负工作。 解决择校问题,是社会的普通要求,规划纲要也强调,缩小校际差距是解决择校的治本之策,缩小校际差距的主要措施,是要率先实现县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设计区县内的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等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分类初中学校的办法。纲要重申了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在保证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通过发展民办教育等措施,提供选择的机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四,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 二是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第五,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职业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教师资格标准,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设立正高级教师职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积极推进示范生免费教育,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费用列入政府预算,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是以农村教师为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