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及肾结石患者的护理资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O.G.O 输尿管及肾结石患者的护理 肾结石是尿石症的一种,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多数位于肾盂肾盏内,肾实质结石少见。已知的肾结石成分有数十种,临床上通常把结石分为四大类:含钙结石、感染性结石、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80%左右的肾结石为含钙结石,其中主要为草酸钙、磷酸钙。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属于尿石症的一种。 由于尿盐晶体易随尿液排入膀胱,故原发性输尿管结石极少见。有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诱发因素时,尿液滞留和感染会促使发生输尿管结石。 临床表现 ●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 在输尿管中上段部位的结石嵌顿堵塞或结石在下移过程中,常引起典型的患侧肾绞痛, 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畏寒、发热 脓尿 肾区压痛 膀胱刺激征 肾积水 无尿 疼痛 血尿 其他症状 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的症状基本相似。 辅助检查 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出现。 1 尿路平片: 可发现90﹪左右阳性结石 2 静脉肾盂造影:可确定结石大小,数目,部位有无梗阻 3 B超检查: 可发现2mm以上结石 4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结石直径小于0.6CM,表面光滑,无尿路梗阻,纯尿酸或胱氨酸结石的病人。 (1)大量的饮水:每日2500~4000ML,保持每日尿量大于2000ML (2)加强运动 (3)调整饮食 (4)药物治疗 (5)体外冲击破碎石(ESWL) 2.手术治疗 (1)开放手术:用于输尿管镜及ESWL失败者。----输尿管切开取出术 (2)非开放手术:①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②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术;③腹腔镜输尿管取石 解除病痛,保护肾脏功能,去除结石 尽可能找到并解除病因,防止结石复发 治疗原则 经皮肾镜碎石术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输尿管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 经皮肾镜技术是在B超或X线引导下通过经肾盂通道对肾盂,肾盏和输尿管上端的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微创新技术,是腔内泌尿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术前准备 ● 心理护理 ● 明确诊断:IVP了解肾盂肾盏结构和结石部位,选择最适合穿刺肾盏。 ● 排除禁忌症:全身功能不能耐受手术 者,有出血性倾向者要控制稳定 。 ●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术前尿常规异常和发热者,使用敏感抗生素,怀疑肾积脓者,先穿刺引流,控制后二期手术。 ● 协助做好相关检查:X线,B超,ECT等 ● 做好沟通,练习卧位。 ● 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术后护理 生命体征的监测 患者安返病房后,先了解术中情况、手术穿刺部位及出血量。去枕平卧6 h,定时测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血压和呼吸情况,如心率快、血压低,提示患者有出血的可能;如出现呼吸困难时,要考虑术后发生气胸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双J管作用 两端盘曲固定 全管均有许多侧孔,使管腔不易阻塞 临床意义:支撑、内引流作用,防止术后漏尿和输尿管狭窄,且无外引流管的限制和不适 对输尿管功能的影响:输尿管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减弱了输送尿液的生理功能 术后护理 引流管的护理 双J管护理 肾造瘘管护理 留置导尿护理 双J管护理 防感染:多饮水 防反流:避免负压增高 防移位、出血:恰当活动 膀胱痉挛护理:可通过热敷、减少活动、调整体位、转移注意力、解痉止痛处理 肾造瘘管的护理 术后常规放置16F肾造瘘管1~2条,用于引流尿液及压迫止血,可预防局部水肿、粘连、狭窄,便于引流、防止肾积水等 术后5~7天拔除,如术后持续血尿或有残留结石则保留管道5~10天,或再次复查B超后决定拔管时间 肾造瘘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通畅,定时挤压,必要时冲洗 观察引流液性质、量、颜色、并正确记录 定时更换引流袋 拔管前:夹管24~48h 拔管后:健侧卧位,观察敷料,必要时及时更换,保护好皮肤 留置导尿护理 防止逆流,妥善固定 防止反流,持续开放引流,不夹管 消毒尿道口及尿管 多饮水,保证足量的尿液冲洗尿道 术后4~6天后拔管 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症 ●出血 ●发热 ●周围器官的损伤 ●尿外渗 ●低钠血症 出血 术中出血 术后出血 肉眼血尿 肾造瘘管引流 护理要点:休息、适当活动、饮食 出血 术后大出血 原因:损伤了肋间的血管、肾实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