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治理概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认识环境 保护环境 环境污染与治理概论 西昌学院农学系 彭世逞 由几张漫画引出的话题 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动人”景观,不是“樱花”,胜似“樱花”.长此以往,人类将被白色套牢 一节5号电池能够污染5M2的土地达50年之久.如果每一个人都随意乱扔电池,那么就让我们迎接死神的光临吧 美丽洁净的现代都市犹如一片碧绿的桑叶,正在被一群拖着尾巴的“害虫”蚕食,谁来驱赶街头烧烤这些“害虫” 人口爆炸使人类的生存空间日趋狭小,无论是喧嚣的都市,还是 肥沃的农田转瞬就变成的住宅,用饭碗换取住宅实属 没有什么比自毁家园更愚蠢更可怜的行为了,没有绿色 美好的家园既容易受到人们的破坏,也可以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越来越美丽。 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需要全人类携起手来保护她、建设她、美化她! 生态文明的含义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其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在政治制度方面,环境问题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之一 在物质形态方面,创造了新的物质形式,改造传统的物质生产领域,形成新的产业体系,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 在精神领域,创造生态文化形式,包括环境教育、环境科技、环境伦理,提高环保意识 第一章 环境污染概述 世界范围主要有三大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 一.中国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1.城市人口剧增 带来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废增加,危害人体健康。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2.水体污染严重 (1)湖泊富营养化。全国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如云南滇池,湖面被水葫芦覆盖,阻断了大气中氧气溶于水中的路径,水生动物死亡,有些藻类还释放毒素。(2)水产养殖大量发展,过度投饵,导致水体污染 。(3)7大水系和太湖、巢湖、滇池中不适合作饮用水源的河段已超过60%。(4)地下水污染面积已达50%。(5)近海水域遭到大范围污染,江河入海口和城市附近海域3类和劣3类水质占59.7%,东海和渤海属污染严重的区域。(6)水体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直接危害。 3.酸雨危害日趋严重 酸雨覆盖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产、消费氯氟化碳类物质和排放二氧化硫最多的国家。 4.工业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我国以煤烟和氮氧化物为主的空气污染十分严重,全球空气污染严重的50个城市中,中国有31个,其中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我国占8个。 5.土壤污染不容忽视 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 对于农药、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它类型的土壤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目前难以估计。但是,这些类型的污染问题在国内确实存在,甚至也很严重。例如:我国天津蓟运河畔的农田,曾因引灌三氯乙醛污染的河水而导致数万亩小麦受害。 1.土壤污染程度加剧。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土壤污染危害巨大。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将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3.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全国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和程度不清,导致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 4.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几乎是空白。 5.土壤环境标准体系尚未形成。 6.资金投入有限,土壤科学研究难以深入进行。 7.相当部分的干部群众和企业界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缺乏认识,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