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手册.doc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手册
TOC\o1-2\h\u5258第一章总论 3
147431.1监督管理概述 3
49021.1.1概念界定 3
318791.1.2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3
116911.1.3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4
92371.1.4管理体系构成 4
282301.1.5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5
26264第二章法律法规与标准 5
70091.1.6法律法规概述 5
318661.1.7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5
42911.1.8标准概述 6
192981.1.9相关标准内容 6
67881.1.10监督检查概述 6
163341.1.11监督检查依据 6
10448第三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6
287601.1.12监测体系概述 7
108931.1.13监测体系构成 7
164351.1.14监测体系运行机制 7
36791.1.15监测计划制定 7
88831.1.16监测计划实施 8
93761.1.17监测结果审核 8
286241.1.18监测结果分析 8
128691.1.19监测结果应用 8
31241第四章农业投入品监管 9
173541.1.20农药监管的重要性 9
225431.1.21农药监管的主要内容 9
22001.1.22农药监管措施 9
105291.1.23肥料监管的重要性 9
6471.1.24肥料监管的主要内容 9
43601.1.25肥料监管措施 10
292761.1.26农业生产资料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10
207421.1.27农业生产资料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 10
290631.1.28农业生产资料质量检验措施 10
19773第五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11
272311.1.29危害识别: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全面调查,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如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 11
26501.1.30暴露评估:评估农产品中危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包括摄入量、暴露途径、暴露时间和暴露人群等。 11
275691.1.31风险量化:采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方法,对农产品中危害物质的暴露水平和健康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11
198471.1.32风险排序:根据风险量化结果,对农产品中的危害因素进行排序,确定优先控制的风险因素。 11
310741.1.33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分析:对风险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如数据缺失、参数不确定性等,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11
63811.1.34前期准备:明确评估目标、范围和依据,收集相关资料,组织专家团队。 11
193051.1.35危害识别:通过调查、监测、文献综述等手段,识别农产品中的危害因素。 11
208161.1.36暴露评估:分析农产品中危害物质的摄入量、暴露途径、暴露时间和暴露人群等,确定风险评估的基准。 11
136891.1.37风险量化:采用概率论和统计学方法,对农产品中危害物质的暴露水平和健康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11
321421.1.38风险排序和不确定性分析:根据风险量化结果,对农产品中的危害因素进行排序,分析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11
12941.1.39风险评估报告撰写:整理评估过程和结果,撰写风险评估报告。 12
222751.1.40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12
206611.1.41源头控制: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管理,降低农药、兽药使用量,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12
230731.1.42过程控制: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12
191431.1.43末端控制: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觉和处理问题产品。 12
165771.1.44风险沟通:加强与消费者、生产者、监管部门等的沟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12
314871.1.45法律法规保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12
235381.1.46科技支撑: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水平。 12
75521.1.47社会共治:发挥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等各方作用,共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2
12630第六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