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反腐倡廉的推动作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反腐倡廉的推动作用
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坚决摒弃“非廉”文化的影响,是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构建党风廉政教育体系,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也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五次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在全党全社会营造尊廉崇廉的氛围,积极探索反腐倡廉新途径;加强对廉政文化意义和作用的深思考,从而运用廉政文化的独特作用,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
一、把握廉政文化的内涵,深刻理解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廉政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廉政文化以“廉政”为主题,围绕“廉政”开展一系列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廉政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关朕,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对党风廉政建设作用巨大。因此,发展廉政文化对于反腐倡廉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有其客观迫切性。在加入WTO后的新世纪,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就文化而言,多元文化价值观正相互激荡、冲突,能否在复杂的思想文化中,引领反腐倡廉工作向着更为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就腐败而言,其形式越来越多样,手段越来越隐蔽,能否运用廉政文化开辟文化反腐的迫切呼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部分党员吸所抬头,极少数党员干部甚至堕落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破坏了党的形象。这些都充分表明,反腐倡廉客观上迫切需要廉政文化的支持和推动。
2、发展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有其主观必要性。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基础,但并不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会自动消亡。即使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我们如果放弃了反腐倡廉的主观努力,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不会自生自灭。同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究其本质是理想信念问题的派生物和表象,但也有着文化方面的深刻根源,既要靠主观上强化思想教育,还要特别注意文化的承载、感染和渗透功能。所以,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反腐倡廉工作在主观上同样需要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强有力的正面引导和舆论支持。
3、发展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工作存在内在统一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腐败不仅阻碍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腐败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不文明”、“精神不文明”,是一种落后、腐朽文化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廉政文化建设“不到位”的表现。落后、腐朽文化在思想源头上直接滋生和助长腐败,作为旧制度在新的社会形态中的思想残留,对反腐倡廉产生消极作用,现实地阻碍着反腐败的进程。因此,反腐倡廉是一个不断摆脱落后、腐朽文化束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廉政文化落后、腐朽文化的过程,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如果我们人为的将发展廉政文化与反腐倡廉工作进行剥离,那么反腐倡廉工作必将失去生气和朝气,甚至失去自我价值。
二、抓住廉政文化的特征,深入思考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廉政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和地域性、开放性、群众性、创新性等基本特征,对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舆论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来表现,体现时代发展主流和方向,来指导、规范人们的言行。近几年,大量反映反腐倡廉的文学文艺作品、影视作品逐步主流化、市场化、阵地化,蒲州街道推出了大型的“展风采、颂清风”廉政文化文艺演出,获得舆论一致好评,创造了舆论“焦点”,吸引了大众“眼球”,从而使社会集中关注反腐败斗争,关注廉政建设,为推动反腐倡廉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持,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舆论氛围。
2、教育作用。党员素质中思想理论、道德情操、知识能力直接来源于文化的熏陶,实践经验来源于文化的积累,这些诸多要素的优化都离不开廉政文化的教育作用。教育规律显示,教育效果和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呈正比关系。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越高,越愿意接受教育,其反腐倡廉教育效果越好。因此,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中的教育作用,不断尝试反腐倡廉教育的全民化、系统化、层次化,就能更好的体现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效果。
3、创新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保证。廉政文化是通过文化的自身规律和渠道、文化传媒的特有方式和魅力影响社会大众的,发展文化内容,提升文化层次,创新运行载体,使“以文倡廉、以文反腐”的内容和形式更鲜活、更普及、更深入、更有效,保持着文化对反腐倡廉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