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被膜形成与功能的研究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44 — 江苏农业科学 2009年第 3期
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被膜形成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马艳平 , 刘永生 , 张 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畜禽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兰州 730046)
摘要 : 副猪嗜血杆菌是存在于健康猪上呼吸道的一种致病菌 ,也是格拉泽氏病的病原 。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膜的
形成与其致病力的变化和造成慢性感染有直接关系 ,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功能对阐明致病菌的慢性感
染和抗生素的耐受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文就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功能、及其研究方
法进行综述 。
关键词 : 副猪嗜血杆菌 ; 生物被膜 ; 形成机制 ; 功能
中图分类号 : S858. 285. 1+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 1302 (2009) 03 - 0244 - 03
( )
副猪嗜血杆菌 H aem op h ilus p a rasu is, 简称 HPS 是存在 有些细菌更容易形成生物被膜 ,如铜绿假单胞菌 、大肠杆菌 、
于健康猪上呼吸道的一种条件致病菌 ,也是格拉泽氏病的病 霍乱弧菌等细菌[ 2 ] 。单个生物被膜可由同种或不同种微生
( ) 物形成 。早在 1943年 , Zobell就提出细菌生物被膜并对其进
原 。它常常以细菌生物被膜 bacterial b iofilm 的形式黏附于
异物和坏死组织表面 ,繁殖 、分化并分泌大量胞外多聚基质包 行过描述 ; 1978 年 Co sterton 首先提出了生物被膜的相关理
被在其外形成的微菌落聚集体 ,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为适应 论 ; 1982 年 Co sterton 证明了细菌在异物上具有黏附性 ,并得
自然环境 ,在生长过程中附着于固体表面而形成的特殊存在 出黏附性与结合的牢固程度取决于细菌表面的生化特性及惰
形式 ,是由多细菌组成的膜状结构 ,而并非单一细菌的膜成 性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结论 ; 1987 年他又提出了细菌生物
分 [ 1 ] 。任何细菌在成熟条件下都可 以形成生物被膜 , 只是 被膜致病性问题 [ 3 ] 。细菌生物被膜广泛存在于 自然环境中,
具有极强的耐药性及免疫逃逸性 ,是造成临床慢性感染的主
收稿日期 : 2008 - 11 - 24 要原因之一 。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其耐药性的变迁
( ) 和造成慢性感染有直接关系 。近年来格拉泽氏病的发生与流
基金项 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编号 : 。
( ) 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