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二等奖.DOC

发布:2019-09-10约4.9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5 页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 陈金锋(2008年市二等奖) 摘 要: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传统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新课标下,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形成性评价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对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形成性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1967年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Scriven)提出来的。这种评价强调要开展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活动。与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惟一指标的传统教学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检测学生学了多少知识,而是应用应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小结、交流,使学生不断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 在生物教学中,则要求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的评价──不仅评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要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能促进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挥,从而促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又是生物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下面以高二第一册《新陈代谢与酶》中探究酶的特性的教学为例,谈谈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形成性评价。 一、课前思考 《新陈代谢与酶》这一课题是学习新陈代谢一章以及后面其他各章内容的基础。从教材的分析来看,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教材没有先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先安排了三个学生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探索酶特性的实验涉及的实验原理比较复杂,实验仪器比较多,实验材料多种多样。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主动探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评价学生的活动也就成了这节课的关键,在教学中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准备采用形成性评价时必须先思考三个问题,才能以备无患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1.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评价的目的既然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评价的内容就应该多元化:既有知识方面的,也有能力和情感方面的评价;既要关注共性,也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倡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和表现对知识的理解,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本节课中确定了以下几个评价点: ①学生分析实验素材是否合理?是否有重点? ②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在原有内容上有所拓展? ③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出现科学性错误? ④学生材料组织的形式和介绍语言的表达有何特色? 从上述评价的内容来看,既有对知识的评价,又关注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及时进行赏识评价。 2.如何进行评价? 我在思考每节课的评价方式时,努力把赏识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即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及时对每位学生的创新表现做出恰当的赏识评价,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之处,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超越。在评价的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的办法,使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被评价,在知识上、能力上、情感态度上,都有明显提高。 3.评价的效果如何?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否有效,要看评价能否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使学生保持和强化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为了了解这堂课是否达到了上述目的,课中要随时关注学生活动,及时评价;注意评价后的学习行为的改变;课后要及时调查所教班级的学生对这节课的感受和体会,同时也积极听科组其他老师这个课题的课,根据学生和听其他老师的课反馈回来的信息对本节课的评价进行了自我反思和再评价。 二、教学过程及评价 我将整个探究实验教学流程设计为四个环节:分析实验素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 “分析实验素材”:教师提供信息资料和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酶的特性。 ??? “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分析实验素材,小组讨论,提出设计实验方案。 ??? “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在分组探究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小组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