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章个经济法总论.doc

发布:2016-12-15约1.64万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经济法总论 本章知识点简介: 1、经济法的概念和渊源; 2、经济法律关系; 3、法律行为和代理; 4、经济法的实施。 第一节 经济法概述 1、经济法概念:是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通则》就民法与经济法、行政法的关系问题作了解释: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即横向的财产、经济关系。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国家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等纵向经济关系或者行政关系,即不是平等主体间的经济关系,主要由有关经济法、行政法所调整,民法基本上不做规定。 依此说明: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是基于国家对经济管理而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企业内部基于行政管理而发生的经济关系、国家与企业之间存在的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指令与服从的行政强制经济关系。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指国家在经济管理和协调发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关系: (1)市场主体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在对市场主体的活动进行管理以及市场主体在自身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2)市场运行调控关系,是指国家为了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干预市场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是指国家从长远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因素,实行全局性的管理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具有隶属性和指导性的经济关系。 (4)社会分配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3、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法具有一般法律的基本特征,即国家意志性、特殊规范性和应有的强制性。其特征有:综合性、经济性、行政主导性、政策性。 4、经济法的形式: (1)经济法的形式,亦称经济法的渊源。 (2)我国经济法有哪些形式,其制定机关和效力范围。 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或协定。 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地位和效力上仅次于宪法。 行政法规是指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发布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解释。 国际条约或协定能够成为我国经济法的形式,必须是我国参加或承认的。 注意:我国法属成文法,判例不是法的形式之一,经济法也不例外。 5、经济法体系:分为三大部分:经济组织法、经济管理法、经济活动法 经济组织法:企业法律制度,包含企业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涉外企业法 经济管理法:国家在组织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法律制度,是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包含:计划和产业政策、财税和预算、基本建设、金融证券和外汇、会计和审计、标准和计量、产品质量和价格、土地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市场和特定行业管理等。 经济活动法:指调整经济主体在经济流通和交换过程中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产生的法律制度。包含:反不当竞争法律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被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关系被经济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即经济主体根据经济法律规范产生的、经济主体之间在国家管理与协调经济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任何法律关系都具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1、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特征为:是一种意志(国家意志)关系,是由法律规定和调整的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关系,受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系。 2、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其含义有: (1)在经济领域中发生的意志关系; (2)经济法规定和调整的法律关系; (3)是一种具有就进入的权利义务关系; (4)具有强制性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是指在经济管理和协调过程中依法独立享受一定权力和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享有一定权利的当事人叫做权利主体,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则称为义务主体。 主体条件:a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加经济法律关系;b是权利义务的担当者;c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是指当事人参加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权利和承担一定义务的资格和能力。只有具有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当事人,才能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1)法定取得:即依法律的规定而取得。一般采用法律规定一定条件或规定一定程序成立的方式予以确认。依法成立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只能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范围内参与经济法律关系,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