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届1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精选·课件.ppt

发布:2018-11-09约1.22万字共1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由折返线向起点终点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t4= =1 s,x4= vmt4=2 m 匀速阶段:t5= =2 s 受试者10米折返跑的成绩为: t=t1+t2+t3+t4+t5=6.25 s. 答案:6.25 s 6.(2008·全国高考)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解析】解法一: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A点的速度为v0,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 l1=v0t+ at2 ① l1+l2=2v0t+2at2. ② 联立①②式得l2-l1=at2 ③ 3l1-l2=2v0t ④ 设O与A的间距为l,则有l= ⑤ 联立③④⑤式得l= 解法二:充分利用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这个条件. 根据位移差公式有Δx=l2-l1=at2 ① 由①式可得到a= 再由B点是AC的时间中点,故B点的速度为AC段的平均速度,则有vB= ② 答案: 【解析】选C.设物体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1,下降 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x1= a1·12= a1, x2= a2·12= a2,又a1a2,故x1x2,A、B均错误;由Δv=a·Δt可得:Δv1=a1·1=a1,Δv2=a2·1=a2,故Δv1Δv2,C正确,D错误. 4.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 【解析】选A、C、D.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但 加速度仍为向下的g,A正确,B错误;由H= =61.25 m, 可知C正确;由t= =3.5 s,可知D正确. 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解析】选C.由Δx=aT2得:9-7=a·12,a=2 m/s2,由v0t- at2=x1得:v0×1- ×2×12=9,v0=10 m/s, 汽车刹车时间tm= =5 s6 s,故刹车后6 s内的位 移为x= =25 m,C正确. 6.(2010·孝感模拟)如图1所示,水 龙头开口处A的直径d1=2 cm,A离地面B 的高度h=80 cm,当水龙头打开时,从A处 流出的水流速度v1=1 m/s,在空中形成一 完整的水流束.则该水流束在地面B处的 截面直径d2约为(g取10 m/s2)( ) A.2 cm B.0.98 cm C.4 cm D.应大于2 cm,但无法计算 【解析】选B.水流由A到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vB2- v21=2gh可得:vB= m/s,由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横截面的水的体积均相等,可得: v1·Δt· πd21=vB·Δt· πd22, 解得:d2=0.98 cm,故B正确. 7.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540 m;隔3分钟后又观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360 m,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列火车加速度大小为( ) A.0.03 m/s2 B.0.01 m/s2 C.0.5 m/s2 D.0.6 m/s2 【解析】选B.火车前3分钟的平均速度v1= m/s =3 m/s.最后1分钟的平均速度v2= m/s=6 m/s,由 v2-v1=aΔt,Δt=1.5 min+3 min+0.5 min=5 min=300s. 可得:a= m/s2=0.01 m/s2,故B正确. 8.(2010·周口模拟)如图2所示, 传送皮带的水平部分AB是绷紧的. 当皮带不动时,滑块从斜面顶端由 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所用的时间 为t1,从B端飞出时速度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