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较大危险源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较大危险源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示例)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方法措施
主要依据
岗位负责任人
1
氧—可燃气体焊接与切割
气瓶受热导致瓶体爆炸和可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
火灾
其他爆炸
氧气瓶与乙炔瓶与明火距离不少于10米,不得靠近热源;乙炔瓶应配置回火防止器。
减压器在气瓶上应安装牢固,采用螺纹连接时应拧足五个螺扣以上,采用专门的夹具压紧时应平整牢固。
软管材质应符合要求,且无泄漏、磨损、老化。
《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六十四条第2款、《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第10.2/10.4条
2
电焊设备
一次线绝缘破损,二次线接头过多或搭接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导致人员触电和可燃气体爆炸。
触电
其他爆炸
一次线绝缘无破损,二次回路宜直接与被焊工件直接连接或压接。二次回路接点应紧固,无电器裸露,接头宜采用电缆耦合器,且不超过3个。
焊机在有接地(或接零)装置的焊件上进行操作,应避免焊机和工件的双重接地。
禁止搭载或利用厂房金属结构、管道、轨道、设备可移动部位,以及PE线等作为焊接二次回路。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AQ/T7009)第4.2.41.5.2条
3
变配电室环境条件
雨、雪及小动物进入室内破坏绝缘层或绝缘不良,导致触电事故或火灾。
触电
火灾
配电室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室内地面应采用防滑、不起尘的耐火材料;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操作地面应铺设绝缘胶垫。
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处应设置防止雨、雪和小动物进入的阻挡设施。
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门应为防火门,且向外开;金属门或包铁皮门应作保护接地。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第6.2.3/6.2.4/6.2.5/6.2.6条
4
配电箱
绝缘破坏或电气裸露导致触电,短路时产生的高温或火花引发火灾。
触电
火灾
固定式配电箱的安装位置应能够有效防止雨水或其他液体渗入,应有足够的安全操作与维修空间。
配电箱内应安装防止操作时触电的隔绝板,防止带电部位的裸露。
配电箱内应安装专用的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并有明显的标志,其连接方式应采用焊接压接或螺栓连接;同一端子上连接的电线不应多于2根。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6.1.9条
5
主要防护装置
起升高度限位器、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等失效,导致冲顶、超载,或起重机倾翻。
起重伤害
起重机构应装设起升高度限位器,当取物装置上升到极限位置时应能切断起升动力源,上方还应留有足够的空余高度,以满足制动行程的要求。
实际起重量或幅度超过定额值的95%时,起重量限制器或起重力矩限制器宜发出报警信号,达到定额值的110%时,自动切断起重机动力源。
抗风制动装置应采用制动器、轮边制动器、夹轨器、顶轨器、压轨器、别轨器等,制动与释放动作应与运行机构联锁,并能从控制室内进行操作。
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安全防护装置,并符合GB 6067.1- 2010表A.1的相关规定。
《起重机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GB 6067.1)
6
吊索具
吊索具选配不当,或变形、破断,导致吊物高处坠落。
起重伤害
自制吊索具的设计、制作、检验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有质量保证措施,并经企业主管部门审批。
购置的吊索具应经安全认可的合格产品。
吊索具应进行日常保养、检查和检验,定置摆放,有明显的荷载标识,相关资料应存档。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LD 48)
7
起重机操作
起吊荷载质量不确定,系挂位置不当,导致被吊物体失稳坠落。
起重伤害
从事起重机械的指挥、司机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资质证书。
吊运前应确认起吊荷载的质量和质心,并确定起升系挂位置,经试吊后方能正式作业。
吊运荷载时,不得从人员和安全通道上方通过。
工作结束后,应将被吊荷载放到地面,吊钩起升到规定位置,切断电源或脱开主离合器。
大件或外形复杂的吊装要编制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现场要设置专人监护和检查、专人指挥,并要设置安全警示标示好警戒带。
8
库房(区)防火防爆
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引燃油品导致火灾爆炸,消防设施不合理导致火灾爆炸时危害加剧。
火灾
其他爆炸
地上固定式顶储罐、内浮顶储罐和地上卧式储罐应设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地上油罐区必须设置防火堤和水封井。
库房(区)电气设施均应按防爆要求配置和安装,需在地面敷设的局部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
油库门、窗应向外开放,且通风良好。
库区不得有电气线路跨越,电气线路平行敷设时的间距不得小于电线杆高度的1.5倍。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第12.1.3条
9
建筑物防火间距
火灾等紧急情况时,防火间距不足扩大了火灾的危害性。
火灾
(1)厂房之间及与乙、丙、丁、戊类仓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