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中医综合考研 307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2.pdf

发布:2018-04-19约3.2万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 “我克”者为“所胜”。———《内经》 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 3.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包括生中寓克, 克中寓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推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 与变化。 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 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 4.五行胜复 五行胜复,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 气)的报复性制约,五行胜复,属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胜气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由 于五行中一行的太过,即绝对亢盛;二是由于五行中一行的不足而致其所不胜的相对偏盛。 复气则是因为胜气的出现而产生,即先出现胜气,而后有复气产生,以对胜气进行“报复”,使胜气 复平。复气即胜气的所不胜:若胜气为木,则复气为金;胜气为火,则复气为水;胜气为土,则复气为 木;胜气为金,则复气为火;胜气为水,则复气为土。 5.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 克”。 相乘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 土 水 火 金 木。 → → → → → 相克用于说明正常(生理)情况,相乘用于说明异常(病理)变化。 五行学说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 ■太过———所不胜过亢,对其所胜过度克制。 如“木亢乘土” ■不及———所胜过弱,其所不胜的克制相对过亢。 如“土虚木乘”。 ■太过且不及———既有所不胜过亢,又有所胜过弱。 如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土虚(脾气虚弱),出现“肝 脾不和”。 6.五行相侮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又称“反克”。 — 23— 考试点(www.kaoshidian.com)名师精品课程 电话:4006885365 2014专业课配套讲义(统) 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 金 火 水 土 木。 → → → → →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 ■太过——— 所胜之行过亢,反向制约其所不胜行。如 “木亢侮 金”。 ■不及 ——— 所不胜行过弱,受其所胜行的反向制约。如 “金虚木 侮”。 ■太过且不及———既有所胜行之过亢,又有所不胜行的过弱。如 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金虚(肺气虚弱),出现“肝火犯肺”。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关系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 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 相乘与相侮的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 而侮之。” 五行乘侮关系图 7.五行的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一般规律是: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母虚 子虚 母子两虚 → →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一般规律为:子弱 母虚 子母俱虚 “子盗母气” → → →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以五行归类五脏并说明其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 24— 学习请登录“考试点”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一)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