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届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doc

发布:2016-10-04约8.0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届安徽省阜阳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 A.具有民主色彩的君主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2.有学者认为,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 秦统一后,确立新的体制,又是对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否定。这种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 模式,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反—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 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由此,作者认为行省制[( )来源:学,科,网] 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 C.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 D.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摒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 3.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开始实行的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其重要内容是举“孝廉”。132年,尚书令左雄建言改察举之制:(一)限年40岁以上才得举“孝廉”;(二)确定考试内容;(三)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当时顺帝予以采纳。察举制这一改革力图解决当时“孝廉” (  ) A.人数太多的问题 B.拉帮结派的问题 C.徒有虚名的问题 D.士人难参政的问题 4.据《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仁宗 言:‘卿言故善。然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从朕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 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这体现出( ) A.行政权转移到宰相手中??????????B.政治的理性化色彩凸显 C.君权受到一定制约???????? ??D.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5.(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 余人。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 也。”由此可知当时( ) A.宰相多为宗室弟子,皇帝权利得以强化 B.利用宗法制度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 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 6.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 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 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 A.都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B.都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C.都体现了权力制约和平衡????????D.都不同程度为后世所借鉴 7.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了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了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波里比阿来意在说明(  ) A. 雅典的内在矛盾会导致社会动荡 B. 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C. 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D. 是雅典民主的平等和自由的体现 8.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取消了原有的部落组织形式,建立了十个实际上是按区域划分而不是基于氏族血缘关系的新部落。这项改革(  ) A.激化了雅典的社会矛盾 B.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C.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力量 D.使雅典人得以广泛参与政治 9.古罗马大将恺撒(BC102—BC44)进军埃及,与埃及女王一见钟情,并有了一个儿子。恺撒归国后,女王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罗马法庭的处理方式最有可能是(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