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
周百鸣 ,朱世光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2.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0o30)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高中历 律的自然态度。
史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一些中学生在人文
素养方面的成长并不尽如人意。如果学生知识
一
、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涵义
的增长是以情感失落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代价
什么是人文精神?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 的,那么,它就背离了我们教育的本意。这一
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要 问题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把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 2004年3月颁发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和尊严、促进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品格健康成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
长和人格的完善放在首要地位。 干意见》规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来讲,以人为本就是要 任务是: (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 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从
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 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
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念;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
那么,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人文 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
精神呢?笔者认为就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 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准 (实验)》所阐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过
它可以概括为 “一观两情三感四态”。“一观”: 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和
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形成 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最基
深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 本的功能。”…历史教育目标回归到本应该有的
人文主义价值观。 两“情”:通过历史课的学 位置——历史教学是一门主要承载人文素质教
习,培养高尚的爱国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 育功能的基础性教育科 目。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情。 “三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激发强 质,决定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就应该在于,
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弘扬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精神。
“四态”: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百折不挠、 所以,历史教学要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 标准 (实验)》为依据,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
科学态度;尊重、理解多元文明成果的海纳百 际情况,全面落实历史课程目标,发挥历史课
川的态度;天、地、人之间和谐发展、顺其规 程独到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
· 70.
维普资讯
陶,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这样做使教育目标落实到了具体教学行为
之中,有助于体现 “以史为鉴” “学以致用”
二、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
的历史学习原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意
径与方法
识。笔者在高中世界史教学中仿效这种做法
(一)通过历史人物教学,培养学生的人 (如表2),取得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