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类网站的几点认识.doc

发布:2015-09-05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类网站的几点认识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的性质 此类网站多依附于校园网,由学校的就业工作部门指导管理,学生负责操作维护。网站定位为辅助在京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站的建立,架起了人才资源与招聘信息沟通的桥梁,开辟了跨地区、跨国界、跨时空的全新的服务方式。 现在的高等院校愈加强调的毕业生就业率,既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大学毕业生能否适应市场需要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毕业生网上就业指导的发展,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不断推动下进行的,是直线性、行政性的实践,仅停留在择业指导上,具体内容表现为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等方面,而没有把它看成是一个贯穿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说明网上就业指导的方式还处于试水阶段,达不到全面普及和广泛运用的程度。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类网站的现状 传送就业信息,一定程度的解决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升了高校就业工作水平,为促进供需双方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作为全新的求职择业的服务方式,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它的依赖性还不强,择业的成功率还不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信息资源不够丰富,数据更新速度不及时,就业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安全性尚待加强;网站的运作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机制,内容设置过于单调,服务功能不健全,站点维护不完善等。 三、就业信息化的建设思路 1.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超越画地为牢的传统模式,打破校际间信息管制的人为壁垒,实现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学校要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巩固已有的社会资源,开发新的社会资源和学校本身的教育资源。如此能够提升高校就业工作的整体水平,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就业信息的浪费。 2.高校就业网站不断拓新服务功能:功能设计贴近就业工作实际,把握为就业的主体双方服务的宗旨,针对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特点及要求,设计出结构明晰、脉络分明、内容丰富、灵活快捷、便于访问浏览的网站主页。 3.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从组织领导、硬件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充分保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状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高校毕业生就业评估体系、学校建设整体规划中,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