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整理汇编.doc

发布:2017-03-12约3.1万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目 录 作业规程·措施管理制度………………………………3 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15 安全投入保障制度………………………………………21 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26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32 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36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39 事故应急救援制度………………………………………51 作业规程·措施管理制度 规程、措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安全、生产、成本管理等工作的成败,为切实抓好规程、措施的编制关,把好审批、贯彻关,使规程、措施能更好地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部分 作业规程的编制 1、作业规程编制的原则: 1.1 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 1.2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1.3 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结合我矿实际,采面储量超过5000t的块段、大巷或穿层掘进工程量超过100m时必须编制作业规程,100m以下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小巷掘进以每层煤、每块工作面为准编制作业规程。 1.4 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以采区设计为基础,采面编号原则上使用采区设计时的编号,需增加块段时可另加编号。 1.5 作业规程的编制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2、规程应具备下列基本图纸: 2.1巷道布置平面图与生产系统图合为一张(巷道空间关系必须清楚正确、标明巷道名称、运煤、渣,进料方向) 2.2 地层综合柱状图(地质部门提供) 2.3 支护平面图、剖面图 2.4 临时支护(掘进工作面)平面图 2.5 炮眼布置图、装药结构示意图 2.6 通风、防尘系统示意图、瓦斯监测安装图(可以“三合一”绘制成一张) 2.7 避灾路线示意图 2.8 供电系统示意图(机电部门提供) 2.9 正规循环作业图表、劳动组织表、设备配备表 2.10 技术经济指标表 备注:所有图纸必须使用统一图例绘制,必须保持清晰、整洁,尽量使用电脑制图。 3、文字说明部分内容及要求: 3.1 文字说明部分内容: 采煤工作面: 3.1.1 概况: 采区位置、范围;采区与地面相对位置(有无地面建筑物情况);相邻采区(或工作面)采掘简要情况及灾害隐患(如发火、积水、瓦斯、老巷等情况)。 3.1.2 地质条件: 3.1.2.1 煤层情况:煤层名称、煤层厚度及煤层结构(总厚度、可采厚度及夹石情况)、煤的硬度及节理构造、煤质的挥发分、煤层倾角、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地质情况、煤层自然发火情况、煤尘爆炸性、工作面可采储量;(煤质资料由矿煤质科提供给井口主任工程师1份) 3.1.2.2 煤层顶、底板情况:列表说明煤层顶板情况(岩石种类、结构、顶板等级、含水性等)及底板岩石情况; 3.1.2.3 地质构造情况:断层情况(图纸上采用交面线标注)、褶曲情况; 3.1.2.4 水文情况。 3.1.3 回采工艺设计: 3.1.3.1 工作面采煤方法; 3.1.3.2 工作面落煤、运煤方式:破煤设备及器材(叙述打眼设备,爆破器材规格),工作面至煤仓之间运煤方法。 3.1.3.3 工作面支护及顶板管理 ①基本支护方式:采高的确定,采煤工作面控顶方式、支护方式,支护排、柱距,最小控顶距和最大控顶距的确定。 ②特殊支方式:工作面特殊支护(如密柱、戗柱、木垛、丛柱等)的规格、设置位置及数量;工作面上下出口超前支护、端头支护方式,及支护长度;工作面上下顺槽超前支护规定; ③备用支护材料数量及存放位置。 3.1.4 施工组织: (1)循环方式; (2)劳动组织形式。 3.1.5 通风、瓦斯监测及防尘 3.1.5.1 通风系统(文字叙述进回风路线); 3.1.5.2 确定工作面配风量(按“矿井供风量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计算)。 3.1.5.3 瓦斯监测及防尘: ①确定监控设备安设位置及数量,瓦斯报警值、断电值、复电值、断电范围; ②确定防尘管路安设位置及洒水设施安设数量。 3.1.6 避灾路线: (1)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2)工作面发生水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3)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及发生关门时自救措施。 3.1.7 安全技术措施: ①打眼措施; ②装药、联线、放炮措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