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蓄电池维护作业指导书(通用模板).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编号:Q/LDB-2007-1-03750kV变电站蓄电池维护作业指导书750kV兰州输变电运行工区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750kV变电站蓄电池维护工作。引用文件《变电站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西北电力系统调度规程》《变电站运行导则》DL/T969-2005《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电力系统直流电源及蓄电池运行维护规程》蓄电池维护周期及注意事项蓄电池阀控蓄电池组的运行方式及监视阀控蓄电池组在正常运行中以浮充电方式运行,浮充电压值宜控制为(2.23~2.28)V×N、均衡充电电压值宜控制为(2.30~2.35)V×N,在运行中主要监视蓄电池组的端电压值,浮充电流值,每只蓄电池的电压值、蓄电池组及直流母线的对地电阻值和绝缘状态。运行中的蓄电池组严禁退出。直流系统使用的直流断路器应有自动脱扣功能,总熔断器断开时,应能发出信号。改变直流系统运行方式的操作,应执行《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规定。阀控蓄电池的运行维护阀控蓄电池在运行中电压偏差值及放电终止电压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阀控蓄电池在运行中电压偏差值及放电终止电压值的规定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标称电压(V)2612运行中的电压偏差值±0.05±0.15±0.3开路电压最大最小电压差值0.030.040.06放电终止电压值1.805.40(1.80×3)10.80(1.80×6)巡视中应检查蓄电池的单体电压值,连接片有无松动和腐蚀现象,壳体有无渗漏和变形,极柱与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溢出,绝缘电阻是否下降,蓄电池温度是否过高等。备用搁置的阀控蓄电池,每3个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阀控蓄电池的温度补偿系数受环境温度影响,基准温度为25℃时,每下降1℃,单体2V阀控蓄电池浮充电压值应提高(3~5)mV。阀控蓄电池组宜控制为(2.23V~2.28V)×N。均衡充电电压值宜控制为(230V~2.35V)×N(N为蓄电池组中电池的个数)。直流母线电压允许在额定电压±10%范围内变化,直流母线对地的电阻值和绝缘状态应保持良好。根据DL/T5120-2000《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的规定:蓄电池组正常浮充运行方式下,直流母线电压应为直流系统额定电压的105%,其他运行方式下直流母线电压不超过直流用电设备所允许的电压波动范围。直流母线电压应在直流系统额定电压的85%~110%范围内。本导则考虑现有直流设备的实际情况,规定符合《小型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规程》,且较之更为严格。直流回路不可环路运行,在环路中间应有断开点。两组蓄电池的直流系统可短时间并列运行,并列前两侧母线电压应调整一致,由一组蓄电池通过并、解列接代另一组蓄电池的负载时,禁止在有接地故障的情况下进行。蓄电池的使用环境应保持干燥,照明设备完好,且有良好的通风采暖措施,室内无强烈异味,室内温度宣经常保持在5℃~30℃。新安装的直流装置,投运前应作交接试验,试运行72h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检查蓄电池交流输入电压,充电装置输出的电压、电流值,直流母线电压、蓄电池组的端电压值,浮充电流值应正常。直流装置上的各种信号灯,音响报警装置,自动调压装置及微机监控器工作状态正常。运行中的直流母线对地电阻值应不小于1OMΩ,定期检查正、负母线对地绝缘值。用直流接地选检装置进行自检和绝缘监察。个别落后的防酸蓄电池,应通过均衡充电的方法进行处理,不允许长时间保留在蓄电池组中运行,若处理无效应更换。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应定期对阀控蓄电池组作外壳清洁。阀控蓄电池的故障及处理阀控蓄电池壳体异常造成的原因有:充电电流过大,充电电压超过了2.4V×N,内部有短路或局部放电、温升超标、阀控失灵。处理方法:减小充电电流,降低充电电压,检查安全阀体是否堵死。运行中浮充电压正常,但是一放电,电压很快下降到终止电压值,原因是蓄电池内部失水干酒、电解物质变质。处理方法是更换蓄电池。发生直流接地故障应尽快处理,需停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时,应经调度同意。阀控蓄电池的充放电制度恒流限压充电采用I10电流进行恒流充电,当蓄电池组端电压上升到(2.30~2.35)V×N限压值时,自动或手动转为恒压充电。恒压充电在(2.30~2.35)V×N的恒压充电下,I10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当充电电流减小至0.1I10电流时,充电装置的倒计时开始起动,当整定的倒计时结束时,充电装置将自动或手动地转为正常的浮充电运行,浮充电压值宜控制为(2.23~2.28)V×N。补充充电为了弥补运行中因浮充电流调整不当造成了欠充,补偿不了阀控蓄电池自放电和爬电漏电所造成蓄电池容量的亏损,根据需要设定时间(一般为3个月)充电装置将自动地或手动进行一次恒流限压充电→恒压充电→浮充电过程,使蓄电池组随时具有满容量,确保运行安全可靠。高频开关式充电装置的运行及维护充电装置基本参数及功能交流额定电压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