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选读7超导电性和高温超导体.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选读7:超导电性和高温超导体
超导电性和高温超导体
一、超导电性
1911年,荷兰科学
家 Heike Kamerlingh 汞超导转变
Onnes 发现:汞的电阻
在温度降低时,先是缓
慢地减小,但在T =
c
4.2K附近电阻突然降为
零—称这种零电阻现象
为物质的超导电性。具
有超导电性的材料称之
温度
为超导体。
二、超导体重要的物理特性
1. 直流零电阻效应
一些金属或其化合 ρ(R)
物,在温度下降时,电阻
突然降为零,则称其处于
超导态—超导体。超导体
开始失去电阻时的温度称 正常金属
为超导转变温度T 。温度
c
在T 以上时,超导体与正
c 超导金属
常导体一样,都有一定的
电阻值,此时超导体处于
正常态,而在T 以下,超 T T
c c
导体处于零电阻状态,即
超导态。
为了验证超导态下,电阻是否完全消失,历史上
曾进行了著名的实验——Collins超导持续电流实验—
—将一金属环放在垂直于环平面的磁场中,将其冷却
到超导的转变温度以下,然后撤去磁场,这时环中有
电流。 通过实验测量导
体环中电流的衰减情况。
实验发现:在超导
铅环中的电流在两年内
未发现丝毫的衰减!
说明导体处于超导态
时,其电阻确实完全消
失。
1987年中科院物理所在绝对温标
38K下对YBCO超导环中的永久电流观
察了68分钟,没有发现电流的衰减,由
此计算出YBCO超导环的电阻率上限为:
ρ 3×10−16 Ω⋅cm
2. 迈斯纳效应
迈斯纳
置于外磁场中的超导体会表现出完全抗磁
性,即超导体内部磁感应强度恒为零的现象—
—称为“迈斯纳效应”。
迈斯纳效应”。
球体
起初,人们从零电阻现象出发,一直把超导体和
理想导体 (或称无阻导体)完全等同起来,而1933年
德国物理学家迈斯纳和奥克森菲尔德的测量表明:超
导体的磁性质与理想导体的磁性质不同。
因此,直流零电阻效应和迈斯纳效应实际上是超
导体的两个完全独立的特性。
(1)对于理想导体,在处于正常状态时加了外磁场,
磁力线穿过其内部;由于理想导体的磁性质,内部磁
通分布将不变,去掉外磁场后,理想导体仍还将保持
其内部的磁通线。
(2 )对于超导体,当从正常态变到超导态后,原来穿
过超导体的磁通被完全排出到超导体外,同时超导体
外的磁通密度增加。由此可见,只要TT ,在超导体
c
内部总有磁感应强度B=0,这就是迈斯纳效应。
注意:超导体内
部磁场为零,但
y
是在超导体的表
面薄层内磁场并
不是突然降为
零,而有一定的
渗透,并满足如 B(x)
下规律:
B(x) B(0)e−x / λ x
其中λ为渗透深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