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生恋爱性行为调查与分析.pdf

发布:2015-09-06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学术月刊 2012.2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 大学生恋爱性行为调查与分析 ■刘影春 王云 李芳 林婧媛 摘 要:对中部地区 所公立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的恋爱性行为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恋爱性行为发生 20 率较高;恋爱性行为动因非理性倾向明显;首次恋爱性行为高发期在恋爱期半年以内;恋爱性行为综合防范意识弱, 安全措施隐患较多;大学生的性忠诚感与性宽容态度存在矛盾冲突;女生恋爱性行为心理压力大;大学生性心理认 知、性态度、性行为与其恋爱伤害存在关联性。家庭、学校、社会应承担起大学生恋爱心智教育及性教育的角色责任, 有效控制或规避大学生恋爱伤害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性行为; 恋爱伤害;伤害规避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 当代大学生恋爱伤害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影春 女 上饶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江西上饶 , , );王云 女 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信息中心讲师 江西南昌 ;李芳,女,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 334001 , , ( 330022) 系讲师,教育学博士后 天津 ;林婧媛 女 上饶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 江西上饶 。 ( 300381) , , ( 334001) 大学生恋爱性行为已成为不能回避的话题,应引起 37.6% , 年级从低至高比例为 33.7% 、28.4% 、23.2% 、 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大学 14.5%。 课题组采用 SPSS16.0 统计软件将纸质版问卷与 生恋事性情状况及大学生恋爱性行为与其恋爱伤害关 网络版问卷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为保证调查结论的信度, 系, 为学者的研究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提供基础 我们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主要以传统方式的纸版问卷 资料与科学依据,课题组于2008 年年底开始对居于中国 调查的样本数据为依据, 以网络版问卷的样本数据为比 大陆腹地能反映我国高校类型、 层次属性总体情况的中 对参照。 部地区 所公立大学一至四年级全日制本科生的恋爱 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20 性行为现象展开调查。 本次调查的对象不包括高校医学 (一)大学生恋爱性行为现状及其特征 专业、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 1. 受到恋爱伤害的大学生发生恋爱性行为人数比 一、调查方法及数据采集与分析方式 例高,但同居人数不多。 这次调查获取的大学生性行为发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是课题组在 生机率和潘绥铭等教授所作的调查在某些方面不太一 [1][2][3]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编制而成 ,所编制问卷经过 致, 即我们获取的在校大学生性行为机率是大学期间受 了多位专家对其信度效度的审阅和修正, 并进行过预试 到恋爱伤害的大学生的恋爱性行为。 调查显示,在2147 问卷调查与分析后的再次修正。 课题组以“当代大学生恋 位被观察对象中,有恋爱经历者 1187 人,恋爱受到伤害 爱情感心智测试调查” 的名义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发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