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战及战后的世界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pptx

发布:2025-01-07约7.61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对抗到合作共赢

二战及战后的世界;二战及战后的世界

阶段特征:

(1)政治上:

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在竞争对峙中共同发展。二战使英国的世界霸权彻底丧失,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推动了联合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社会主义则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战时同盟关系破裂,逐渐形成了两极对峙格局。欧洲一体化、不结盟运动兴起、日本崛起和中国振兴,促使了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标志以冷战为主要内容的两极格局最终结束。当今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世界政治格局。

;(2)经济上:

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加强对经济干预到对干预的调整。在50年代到70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使经济全球化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

二战后,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与调整,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勃列日涅日夫改革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两次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最终失败。20世纪七十年代,经济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的失灵,资本主义国家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八十年代初经济开始复苏。

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及从美国最先开始的新技术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思想、科技和文化:

20世纪50-70年代,强调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盛行,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70年代末产生了强调两只手共同起作用的新自由主义。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以现代信息技术、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推动力,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线索一: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从两极对峙到多极并立;(2023全国甲卷)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二战后民族独立浪潮——大量亚非拉国家独立——第三世界的国际影响力扩大——影响了美、苏冷战方式,重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宣传与争夺。旨在实现美国在全球的霸权。

美苏的争夺手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身社会制度的优越,丑化对方的形象,最终击败对手,美苏争霸在当时已经渗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

1970年,尼克松总统(共和党人)在国情咨文中宣布要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项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个支柱”;1980年,卡特总统(民主党人)在国情咨文中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变化说明()

A.政党政治影响外交政策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C.两极格局的根本性变化D.国力消长影响对外政策

1970年美国实行较为缓和的外交政策——70年代美国遭遇经济危机,“滞胀”国力下降。

1980年实行较为强硬的外交政策——这一时期美国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好转,国力上升。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迫使宗主国调整殖民政策。

(2)在反法西斯战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3)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

(4)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壮大,鼓舞并有力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意义:

(1)改变世界格局: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第三世界在美苏对峙中逐渐形成,世界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改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为改善自身环境,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3)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摆脱殖民统治的广大亚非拉国家进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的成员组成,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第三世界的共同诉求,时代主题逐渐向和平与发展转变。

;从1963年5月成立到2002年被非洲联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