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高职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困惑与解决办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建筑高职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困惑与解决办法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省 110122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实习是其在院校期间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对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这种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来说,实习过程对实习生、企业和院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职学生在企业中,归纳总结常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旨在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工程实践;困惑;办法
前言:
建筑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可以归纳出教学环节中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实习也充分体现了院校的办学质量和特色,能密切校企关系,实施以市场为需求的办学宗旨,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对于企业而言,利用实习生资源第一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费用。第二可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可以充实企业的人力资源库。对学生本身来说,第一可以促进学生技能及管理理论的学习与巩固,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第二可以促进教学与育人工作,培养并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职业道德。
1.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
实习生的心理问题一般在准备阶段,实习生的心理容易产生波动,会在一开始就对实习产生抵触情绪。熟悉流程阶段是指实习生从开始被分配单独的工作并独立完成工作到通知实习结束前,这个过程实习生容易产生浮躁情绪。
建筑工程工作流程逐步熟悉以后,实习生们会发现工作无非就是一种机械的、枯燥无味的、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专业知识大多用不上,随着实习的进一步深入,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心都会受到影响。这个阶段实习生对社会认识更加深一步,对金钱的观念也发生一定程度改变,许多实习生会觉得其劳动付出与实际报酬不对等。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反映高职院校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提高是他们存在的问题,实践培养模式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结合企业需求不断做出调整。
学生认为对工作影响较大的教学环节依次为专业知识、社会活动、实习环节、案例项目学习、基础理论、职业资格认证、课外活动、毕业设计或论文。其中参加工程实践能够在工程中有更多的案例项目完成,所以学生对参加工程实践的体会比未参加合作项目的学生体会的影响作用大更深,提高更快。学生认为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通过社会实践与兼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专业实习和工作实景模拟。
1.2学生遇到的困惑
建筑工程专业对口程度、岗位胜任情况与学生是否参加合作项目没有显著的相关。
说明学生是否参与合作学习没有改变学历的层次,只是增加了资格证书,就业中的专业对口程度、岗位胜任情况的改变差别不大应该属于正常范围。学院今后还应在获得技能证书的能力培养、素质拓展、校企合作关系、职业道德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两个群体对此的体会没有差异。学生认为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前两个因素与个人有关,为调整个人心态和大学期间的能力培养,然后是学校提供就业指导,对企业和政府的支持要求较低。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依次为缺乏工作经验、个人能力不足、缺乏社会关系、求职技巧欠缺、学校指导不够、专业不对口、不了解单位用人标准等,对于性别没有显著的反应。由于在合作项目的教学中有相对较多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两个群体的差异较明显,其中未参加合作项目的学生认为学校指导不够高于参加合作项目的学生。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举办者要高度重视顶岗实习工作,切实加强对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帮助高职院校协调与企业的关系,制定相关政策和优惠措施,鼓励、引导企业接受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
2.解决困惑的方法
2.1实习生要学会正确处理好内部与外部人际关系
为了克服不利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实习生自身应树立全局观,克服自私狭隘等心理,对员工与领导要以诚相待,多干活少说话,工作中不偷懒,给人留下诚实可信的印象,冷静处理问题不与他人发生冲突。摆正实习的心态,不要患得患失因小失大,要学会忍耐,学习别人之长,努力改正自己不足。学习处理好外部关系即处理好服务对象与其他部门关系,实习生应融入实习氛围中,将自己看成是其中一员,重视第一印象。
2.2学生要正确对待实习
学校要主动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