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pdf

发布:2018-10-07约2.1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梅花鹿肉的营养价值及其功效 鹿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药用经济动物之一,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 鹿肉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著称, 同时还具有提高人体代谢强度和抵抗力的功能,因而一直受到人们的 青睐。随着养鹿数量的不断增加,鹿肉的销售量也在逐渐提高。在国 际市场上,鹿肉的售价是牛、羊肉的 3 ~ 6 倍,而且供不应求;在 国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对鹿肉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和肉食结构的 逐步改善,鹿肉必将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高级肉食品来源之一。 1 鹿肉的营养价值 鹿肉营养价值比牛、羊、猪肉都高,属适口性强的野味。鹿 的粗蛋白、磷脂、维生素B 12 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牛 ,而脂 肪、胆固醇的含量则显著低于牛肉,鹿肉中胆固醇含量比牛肉低 30.88% 。鹿肉这种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的优质结构正是目前 健康饮食所倡导的。鹿肉滋味清淡,纤维较细,营养丰实,味道鲜美, 油脂优良,风味良好,是柔嫩易消化的滋养品。 2 鹿肉及鹿制品的主要功能 我国传统中医学认为,鹿制品具有 : “主阳萎、补虚、止腰疼、 鼻衄、折伤、狂犬伤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崩中带下。诸气痛欲危者饮 之立愈,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等功效。现代医学临床 研究表明,鹿制品还具有治心悸、失眠、健忘、风湿和类风湿等功效。 鹿肉首见于 《名医别录》,华佗说 : “中风口偏者,以生鹿肉同 生椒捣贴,正即除之”。《本草纲目》记载 : “鹿肉味甘、温、无毒。 补虚羸,益气力,强五脏,养血生容。”李时珍说 : “鹿之一身皆益 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 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鹿肉可药食两用,既可 与中草药配伍,也可做药膳,还可用腌、卤、水煮、清蒸、滑炒、干 煸等方法制作多种菜肴。 鹿肉的主要功能为补脾胃、益气血,助肾阳、填精髓、暖腰脊, 补五脏,调血脉。它主要用于虚劳羸瘦,产后无乳等症,是中药中的 滋补佳品。鹿肉不同部位分别有着不同的功能,如鹿头肉的主要功能 为补益精气,用于治疗消渴、虚劳、夜梦等症。鹿蹄肉具有治脚膝骨 疼痛,不能践地的作用。 3 肉质的评价方法和研究进展 人们对食用动物肉的肉质及各项营养指标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 有研究表明,肌肉肌纤维的数目、直径、类型均可对肉质产生重要影 响,肌纤维可分成红纤维、白纤维和中间纤维 3 类,但无论何种纤 维,其直径与肉质关系均极为密切。在肉品学中,一般认为,较小的 纤维直径会导致较高的系水力,并且降低肉的粗糙。即肌纤维越细, 肌纤维密度越大,系水力越强,表现为肉质细嫩。肌肉脂肪、肌苷酸 及硫胺素的含量则可明显影响肉的口感及风味。 评定肉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肉鲜味。肉鲜味是肉味物质刺激味蕾 和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刺激鼻黏膜后引起的综合反映。肉鲜味主要存在 于 40 多种化合物中,如氨基酸、肽、甜菜碱、核苷酸、酰胺、有机 碱、有机酸等有关化合物。几十年来,人们对肉类及其制品的鲜味进 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味道 ( 由非挥发性化合物产生 ) 和香气 ( 由挥发性化合物产生 ) 两部分,鲜味不仅是一种基本味道,而且 是增添食物风味的重要因素,肉类及其制品的鲜味主要由其中的核苷 酸、游离氨基酸、短肽、琥珀酸和吡咯烷酮酸等多种成分决定,他们 的含量和比例构成特有的鲜味。在与鲜味有关的化合物中,对鲜味贡 献最大的有两类物质 : 一是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甘氨酸作用明显, 而谷氨酸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二是核苷酸,核苷酸类有鲜味,是在 本世纪初发现的。其中鲜味表现最强的是肌苷酸,它主要是对肉的香 味起作用,其机理可用螯合作用说明,即由于核苷酸把金属离子从鲜 味感觉部位除去,而使谷氨酸钠在味觉神经上有效地作用。肌苷酸是 构成肌肉鲜味的重要成分,它的鲜味大约是味精的 50 倍以上。同时, 肌苷酸具有与谷氨酸协同而增加谷氨酸鲜味的作用,可使其鲜味增加 6 倍;另外,肌苷酸还可以缓冲味觉作用而抑制酸味和苦味。遗传因 素、屠宰方法、保藏温度、饲料组成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肌肉肌苷酸 含量。目前肌苷酸被认为是衡量肉质鲜味相当重要的指标。 4 对鹿 质评价的建议 当前国内对肉品肌苷酸的研究报道较多的集中在生理、病理、免 疫、神经领域,而对作为肉品质重要指标的肌苷酸在各个品种内的变 化规律及与其他肉品、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却未进行过系统性研究,仍 是一个空白,而对鹿 质的研究更是极为有限。曾有些学者针对猪、 鸡、鹌鹑和鱼等动物肌肉中肌苷酸含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