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开题报告啊 (7000字).doc

发布:2017-05-09约3.7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题报告啊 (7000字) 燕 山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配电网运行经济 性评估模型研究 学院(系): 电气工程系 年级专业: 09级电力系统及其自 动化 学生姓名: 梁伟 指导教师: 钟嘉庆 完成日期:2013年3月25日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配电网经济运行是指在保证配电网安全运行及保证供电质量的基础上,在电网结构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技术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配电变压器与供电线路有功损耗和无功消耗,发挥网络的规模效益。 通过不断完善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我国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有了较大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关电网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网可靠性、电能质量、电网规划等方向,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形成,对电网运行经济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经过几年的负荷增长,当初规划的电网不一定适合现在的负荷发展情况。 为了全面掌握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指导电网的建设改造,尤其是损失占一半以上的配电网,有必要对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找出电网运行中的薄弱环节,为配网的经济运行和降损节能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述配电网运行的特点和现状,并尽量全面考虑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同时兼顾到数据采集的难度、计算量等问题,确定了配电网经济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电压质量,电网损耗,功率因数,负荷,配网设备,电网布局等,要对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进行全面分析,需要将影响配电网经济运行的诸多因素综合起来,就必须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待评对象预定的目标要求而建立的评价指标的集合体系,是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评价分析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桥梁,能准确、完善、清楚的反映出待价评对象的主要状态和实际情况。配电网运行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准确程度和科学合理性能直接影响到配电网运行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来监测、引导和管理配电网的经济运行。建立配电网经济运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实质上是要确定影响配电网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 将上述方法应用于配电网经济运行指标体系的建立中,建立初始主观配电网经济运行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模糊聚类对不确定指标进行分类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利用群灰色关联度确定待筛选指标。待筛选指标的处理。闭环调整。此专家建立初始主观配电网经济运行指标体系三处充分体现了。本章所提出的指标建立方法是完全基于主客观结合的思想,因此所建立的配电网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均能满足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要求。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目前国内外有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其中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主要针对评价对象和评价过程所具有的模糊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领域。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根据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根据配电网运行的基本特点可知,配电网运行经济性评价涉及多个方面,具有多维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多极模糊综合评价问题,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最合适的。 对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如下: (1)在对配电网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符合配电网实际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各个指标进行分层、分类和量化。 (2)确定指标的权重。 (3)计算配电网当前的运行状态。 (4)结合配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国家电力行业有关标准等确定单因素指标的隶属函数曲线模型和参数。 (5)根据单因素隶属度函数模型和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各二级指标的隶属度,接着依据单个指标模糊评价的具体步骤,计算各二级指标的综合得分,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经济运行情况。 (6)根据单因素指标的得分和权重,以及一级指标的权重,并按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公式,计算各一级指标得分和总目标的得分。 (7)最后依据配电网的总得分确定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情况,并可根据评价结果对电网进行考核。 四、研究工作进度 1至4周毕业前期设计,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并进行开题考核。5至10 周毕业中期设计,参加毕业设计讲座,撰写毕业设计中期报告,并参加中期考核。11至19周毕业后期设计,进行答辩资格审查,论文打印装订,评阅,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9-62 [2]王中兴,牟琼,李桥兴.多属性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