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大单元说课稿)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docx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大单元说课稿)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意图
本单元围绕“政治制度”这一核心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比较不同制度的能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分析古代、近现代以及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读政治制度的变迁。提升比较分析能力,对比不同政治制度的异同,理解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强历史意识,认识到政治制度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如封建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
②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③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重点分析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等;
④比较分析不同政治制度的异同,理解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政治制度变迁背后的历史规律和社会动因;
②理解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国际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政治制度变迁的能力;
④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正确认识,增强国家认同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历史背景,系统讲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政治制度的利弊进行讨论,激发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历史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制度的作用。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展示政治制度的历史图片、图表,增强直观性;
2.教学视频:播放相关历史纪录片,加深学生对政治制度变迁的认识;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视野,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宫殿建筑背后的政治制度。
2.提出问题:这些宫殿建筑体现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它们是如何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政治制度。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古代政治制度(10分钟)
-讲解封建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分析其特点及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权力是如何集中的?
-学生讨论:结合历史实例,分析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近现代政治制度(10分钟)
-讲解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是如何推动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
-学生讨论:分析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原因和意义。
3.西方政治制度(5分钟)
-简要介绍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等西方政治制度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西方政治制度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对比分析中西政治制度的异同。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权力是如何集中的?
2.提问: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对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3.提问:西方政治制度对中国有哪些启示?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理解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国际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3.教师提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政治制度变迁?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政治制度变迁。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政治制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介绍《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中关于政治制度的记载,以及《汉书》、《三国志》等对特定朝代政治制度的描述。
-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变革:推荐阅读《辛亥革命史》、《五四运动史》等书籍,了解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西方政治制度:通过《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制度史》等书籍,了解民主制度、君主立宪制等西方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