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发布:2018-07-08约7.75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11单元:大与小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钮扣的房子》这组课文体裁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角度论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同学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考虑。语文天地围绕主体从积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更大的语文学习空间,是主体课文的内容更加开阔。 学情分析 同学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局部同学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局部同学却不善于表达自身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脚踏实地的做事情,不盲目自大,学会容纳他人、善待他人。 3、在阅读实践中有选择的运用略读与精读。 4、在习作与口语交际中联系使用所学成语典故。 重点难点 1、体会“大”与“小”这两种相对的现象,感受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2、运用自身所积累纪录的词汇。 教学战略 先让同学自读课文、自同学字, 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扫一室”与“扫天下”》 第一课时 一、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掌握课文。 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本文讲的是东汉时代,有个青年陈蕃,志存高远,喜好读书,但生活很懒散,连自身的书房也很少打扫。他的父亲的朋友告诫他:连一件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这个故事还警示人们,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只有勤于“扫一室”,才干“扫天下”。  二、找同学朗读课文,检查一下生字掌握情况。 蕃 薛 喧 蜘 蛛  三、小组讨论学习,找出课文的层次。‘ 第一自然段,整体概述东汉时代的青年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惰。 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描述薛勤针对陈蕃的“扫天下”和“扫一室”的观点,论述了小小的屋子都不扫,是扫不了天下的道理。 第三自然段,写了陈蕃的感悟。  四、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许多琐碎的小事,有些同学善于从小事中汲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而有些同学则认为事太小,无关紧要,往往忽略不计。那么这些事小吗?它们与同学们眼中的大事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 2、齐读课题——“扫一室”与“扫天下”。 从课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推测一下课文可能写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全文初探。 1、昨天安排了预习,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这些生字词,你认识了吗?请几位同学度,视情况决定人数。 2、认识了生字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余同学注意: ①认真听,在你有疑问或有感受的地方做记号。 ②考虑: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3、讨论交流,理清层次。 ①(1)陈蕃志存高远,但生活懒散。 ②(2-5)薛勤告诫陈蕃,不扫一室是扫不了天下的。 ③(6)陈蕃的感悟。 (梳理课文顺序,以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为契机,相机进行。)  三、精读课文,深层感悟。 1、自身再小声读读书,你认为陈蕃是个怎样的人?并谈出你这样认为的理由。 全班交流。 (估计同学会谈到“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懒散”……,引导同学将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中的内容尽数找出) 2、相机出示句子:薛勤一进书房,着实吓了一跳。 薛勤一进书房,吓了一跳。 (通过比较,使同学了解陈蕃书房的龌龊,体会出他的懒散、不拘小节,同时感受作者用词的精确) 3、你认为陈蕃这样对吗?可他却怎么认为?指导同学体会“理直气壮”“得意”,试着读出这几句话。 4、假如让你劝劝他,你会怎样说?拿起笔简单列一列你发言的提纲。(将写引入课堂,读写结合,使同学在读中悟理,在写中明理。) 5、全班交流。 6、和我们大家的观点一致,薛勤也认为陈蕃的做法欠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11单元:大与小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主体课文,《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钮扣的房子》这组课文体裁各异,以古喻今,从不同角度论述大与小的相对性,启发同学对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考虑。语文天地围绕主体从积累、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创设了一个更大的语文学习空间,是主体课文的内容更加开阔。 学情分析 同学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局部同学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局部同学却不善于表达自身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34个生字,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2、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