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桥梁计 算书.doc

发布:2017-02-09约3.8万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书说明 一、 概述 由于左右幅桥梁相同,只取左幅计算。桥为40m简支T梁。桥台为重力式U型桥台加承台桩基础。 二、计算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MIDAS2010”计算软件 5. 地质详勘报告 三、计算方法 采用有限元程序建立梁格空间模型,采用梁格法计算分析。车道位置设置虚拟纵梁传递汽车荷载。采用MIDAS2010程序计算。根据实际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的最不利状况,进行荷载组合,求得结构最不利状态下的内力、应力和位移,按规范中所规定的各项容许指标,验算主梁是否满足要求。 四、主要材料 混凝土、钢筋等材料的弹性模量、设计抗压(拉)强度参数等基本参数均按规范取值。 混凝土 主梁设计采用C50混凝土; 钢材 钢筋弹性模量:200000Mpa 抗拉强度设计值:280Mpa(HRB335),195Mpa(R235) φs15.2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详见图纸。 锚具和波纹管(按生产厂家提供成品数据):管道摩擦系数0.26,管道偏差系数:0.0015,钢筋回缩和锚具变形:6mm(单侧)。 五、设计参数 1. 荷载组合 考虑:恒载+活载+收缩徐变(3650天)+整体温度变化+正负非线性温度(按下图施加荷载)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的最不利组合. 温度梯度计算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GJD60-2004)中4.3.10中规定取值, 温度梯度计算简图 温度负效应为正效应乘-0.5 2. 设计指标 主梁构件类型: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 安全等级:二级; 六、计算模型 桥梁空间计算模型: 桥梁空间计算模型透视图: 七、结构计算结果概述 7.1 荷载组合说明 7.1.2荷载工况名称 名称 描述 cSH 收缩二次(CS) cD 恒荷载(CS) cEL 施工荷载(CS) SUM 合计(CS) M[1] 汽车 TPG 负温差 cTP 钢束一次(CS) cCR 徐变二次(CS) cTS 钢束二次(CS) T 温度降 7.1.2. 荷载组合 名称 激活 弹性 描述 cLCB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永久荷载): 1.2(cD)+1.2(cTS)+1.0(cCR)+1.0(cSH) cLCB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2(cD)+1.2(cTS)+1.0(cCR)+1.0(cSH)+1.4M cLCB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2(cD)+1.2(cTS)+1.0(cCR)+1.0(cSH)+1.4T[1]+1.4TPG[1] cLCB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2(cD)+1.2(cTS)+1.0(cCR)+1.0(cSH)+1.4T[1]+1.4TPG[2] cLCB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2(cD)+1.2(cTS)+1.0(cCR)+1.0(cSH)+1.4T[2]+1.4TPG[1] cLCB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2(cD)+1.2(cTS)+1.0(cCR)+1.0(cSH)+1.4T[2]+1.4TPG[2] cLCB7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2(cD)+1.2(cTS)+1.0(cCR)+1.0(cSH)+1.4M+1.12T[1]+1.12TPG[1] cLCB8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2(cD)+1.2(cTS)+1.0(cCR)+1.0(cSH)+1.4M+1.12T[1]+1.12TPG[2] cLCB9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2(cD)+1.2(cTS)+1.0(cCR)+1.0(cSH)+1.4M+1.12T[2]+1.12TPG[1] cLCB10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2(cD)+1.2(cTS)+1.0(cCR)+1.0(cSH)+1.4M+1.12T[2]+1.12TPG[2] cLCB1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永久荷载): 1.0(cD)+1.0(cTS)+1.0(cCR)+1.0(cSH) cLCB1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0(cD)+1.0(cTS)+1.0(cCR)+1.0(cSH)+1.4M cLCB1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0(cD)+1.0(cTS)+1.0(cCR)+1.0(cSH)+1.4T[1]+1.4TPG[1] cLCB1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No 基本组合: 1.0(cD)+1.0(cTS)+1.0(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