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电网调度自动化稳定控制措施114041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 )对应于 70% 固定串补稳定极限时的系统摇摆过程(碧 成线暂稳极限 315MW )。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可以看出,安装固定串补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极限( 70MW) ,但故障后系统振荡衰减较缓慢。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3 ) 50% 可控串补稳定极限时,系统的动态摇摆过 程(碧成线暂稳极限 345MW ),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与固定串补相比,安装可控串补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碧成线的稳定极 限 (100MW) ,安装可控串补还可以起到加快故障后系统振荡衰减速度的 作用。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网调度自动化 第二章 现代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 讨论 1 、小扰动电压稳定性和大扰动电压稳定性有什麽 区别? 2 、电力系统在什么情况下易发生功角稳定性?什 麽情况下易发生电压稳定性?什么情况下需要分 析频率稳定性?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一、提高暂态稳定的措施 随着互联电网规模的增大和系统重大稳定事故 的发生,首先引起工程技术人员和许多学者重视的 是系统的暂态稳定问题。为了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 水平,大部分工业界人士除了制定暂态稳定的准则 ,对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物理实验外,还在此基础 上研究了多种具体的控制措施。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如在联络线加装串联电容器、快速切除故障、 切机、切负荷等专门的稳定措施。由于暂态稳定性 已获得高度重视,在提高稳定性的方法和措施方面 取得的进展也非常大。归纳起来,无非是提高暂态 稳定性的目标是获得以下效果中的一个或几个: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 )使故障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最小以减少扰动的影响;( 快速切除故障)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 )增加恢复同步的能力;(切机、切负荷) 3 )通过控制原动机机械功率,减少加速转矩;( 快关汽门)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 )通过施加人工负荷减少加速转矩。(电气制动 )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在提高暂态稳定性的措施中,我们可将其分为 一次系统措施和二次系统措施,一次系统措施主要 是从网架结构和增加电气设备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这种措施可靠性高,但投资较大。二次系统措施是 在一次系统不能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加装安全自动 装置来进行补救,这种措施投资小,施工周期短, 但可靠性相对较低。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 、 提高暂态稳定水平的一次系统的措施 1 )架线路(采用分裂导线、增加回路数或架设高 一级电压等级的线路),增加变压器。随着我国 经济的发展,增加重要线路回路数已成为现实。 但联络线的架设超过 3 回后对系统的暂态稳定 水平的提高就没有显著的效果。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 )串联电容器补偿 串联补偿的原理是利用串联电容器的容抗抵消 掉部分感抗,相当于缩短了线路的电气距离,从而 达到提高系统的稳定极限和输电能力的目的。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串联补偿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在电力系统中 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如增加系统的输电能力;改 善系统的稳定性;改善运行电压和无功平衡;用作 潮流控制和降低网损;且有良好的经济性等等。基 于以上优点,串联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特别是在远 距离、大容量输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串联电容补偿适用于送端和受端系统都比较强大 的情况。此时线路阻抗占有整个串联阻抗的主要部 分,因而对它实现串联补偿能显著减小系统的综合 阻抗,以取得高送电容量的效益。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如图: 由功率特性方程可知: 如果 X > X1 、 X > X2 , 则 X 下降可显著降低∑X,这种措施即提高了暂态 稳定水平,同时也提高了静态稳定水平。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如图为常规串补装置的接线示意图: 其中: C--- 电容器组 MOV--- 氧化锌避雷器 D--- 阻尼回路 G1--- 触发间隙 S1--- 旁路开关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MOV 与电容器组并联,当 电容器两端电压超过 MOV 的保 护电压时, MOV 中将流过很大 的电流,将电压限制在其保 护电压水平,一旦故障消失 电容器瞬时重投。 第三章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触发间隙的主要作用是 用于保护 MOV ,当通过 MOV 的 能量或电流超过设定值时, 触发间隙击穿,旁路 MOV 。旁 路开关通常处于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