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ansys分析附命令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分析2015大作业
上海交通大学 陈明
1、参数选择
梁的截面宽度为200mm,上部配置2Φ8受压筋,混凝土的净保护层厚度为25 mm(从纵向钢筋外边缘算起),箍筋两端区采用8@100的双肢箍,中间区取8@200 双肢箍
1)梁的截面高度选300mm;
2)两加载间的距离选1000mm;
3)混凝土选C30;
4)纵向受拉钢筋配筋选;
2、描述选用的有限元模型及单元的特点
采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钢筋混凝土模型采用分离式模型,不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
混凝土采用solid65单元模拟,solid65用于模拟三维有钢筋或无钢筋的混凝土模型。该单元能够计算拉裂和压碎。在混凝土应用中,该单元的实体功能可以用于建立混凝土模型,同时,还可用加筋功能建立钢筋混凝土模型。另外,该单元还可以应用于加强复合物和地质材料。该单元由八个节点定义,每个节点有三个自由度:节点坐标系的x,y,z方向的平动。至多可以定义三种不同规格的钢筋。
钢筋单元采用link180单元模拟,link180是一个适用于各类工程应用的三维杆单元。根据具体情况,该单元可以被看作桁架单元、索单元、链杆单元或弹簧单元等等。本单元是一个轴向拉伸一压缩单元,每个节点有三个自由度:节点坐标系的x,y,z方向的平动。本单元是一种顶端铰接结构,不考虑单元弯曲。本单元具有塑性、蠕变、旋转、大变形和大应变功能。缺省时,当考虑大变形时任何分析中LINK180单元都包括应力刚化选项。
3、描述选用的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具体形式、参数等。
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考虑到极限塑性应变最大值为0.01,钢筋本构模型采用多线性模型kinh,初始弹性模量为Es=200000Mpa,强化系数为0.001。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混凝土选用各向同性的miso模型,当计入下降端时,程序报错,所以只取了前面的上升段,用5段折线模拟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
不考虑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相对滑移
4、迭代方法和收敛标准。
使用修正的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进行求解。收敛标准采用位移来控制(cnvtol,u,,0.05,0,),将toler选项改成0.05来加速收敛。计算时,程序将连续进行平衡迭代直到满足收敛准则,或者直到允许平衡迭代最大次数50次时停止迭代(neqit,50)。
5、画出解题的流程图
6、给出梁的应力云图、梁逐级加载的开裂图
梁的应力云图
Sub=15
Sub=16
Sub=17
Sub=18
钢筋应力云图
Sub=15
Sub=19
梁逐级加载的开裂图(第16子步开始开裂)
Sub=16
Sub=17
Sub=18
Sub=19
7、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8、ansys命令流
finish
/clear
/filname,beam
!!!!!!!!!!!!!!!!!!!!!!!!!!!!!!!参数输入
/prep7
pi=3.1415926
l=3100 !梁纵向长度
lp=1000 !荷载间距
w=200 !梁宽度
h=300 !梁深度
p=25 !保护层厚度
r_ps=4 !压筋半径
a_ps=0.25*pi*r_ps**2
r_ts=9 !拉筋半径
a_ts=0.25*pi*r_ts**2
r_gs=4 !箍筋半径
a_gs=0.25*pi*r_gs**2
fy=350e6 !钢筋屈服强度/mpa
q=1e6 !均布载荷/mpa
e0=2e9 !钢筋强化系数
ex_c=30e9 !混凝土杨氏模量
prxy_c=0.2 !混凝土泊松比
ex_ts=200e9 !拉筋杨氏模量
prxy_ts=0.27 !拉筋泊松比
ex_gs=210e9 !箍筋杨氏模量
prxy_sp=0.2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