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nblock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治疗.pdf
Twin-block矫治器的临床应用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的咬合重建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
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患者8例临床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的
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均了得良好的矫治
效果,前牙覆盖正常,侧貌均得到很大改善,矫治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当上下
垫的接触斜面呈相反方向时,即可对下颌有强迫后退的作用,此时,可以用来
矫治Ⅲ类错。
【关键词】安氏Ⅱ类错;Twin-block矫治器;咬合重建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6)01-0127-02
Twin-block矫治器,即双垫式矫治器,通常用来矫治安氏Ⅱ类错,下颌
后缩的病人。它是一种塑料咬合垫,上、下垫咬合接触时呈60°~70°角,通过
力使下颌功能性移位,能全天配戴,对于支持骨组织产生较为持久的功能性刺
激。因此它具有制作简单,患者戴用方便,不影响咀嚼进食,适应证广,疗效快
等优点。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安氏Ⅱ类错患者8例临床Twin-
block矫治器治疗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安氏Ⅱ类错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8~15岁,
平均10岁。前牙深覆盖在6~12mm,均有不同程度的开唇露齿。
1.2方法
对于反的患者,为防止下颌骨过度生长,纠正反是治疗的第一步。开始
矫治时,下颌不戴固定矫治器,配戴垫矫治器。垫覆盖下颌牙齿全牙列,打
开前牙咬合,双侧尖牙近中埋置牵引钩,通过牵引钩与上颌牙齿做Ⅲ类颌间牵引。
颌间牵引的同时,唇展上前牙。待反纠正后,再进行下颌的固定矫治。
1.2.1试戴Twin-block矫治器:刚配戴上矫治器的前几天内,应该适当地将下
颌矫治器在下切牙舌侧基托部分进行少量调磨,以避免矫治器刚戴入时对黏膜的
刺激。如果上颌矫治器设计有唇弓的话,应当调节唇弓使其与上切牙不接触。
1.2.2第二次复诊:约10天后,患者此时应能适应配戴矫治器进食,如患者
仍不能持续下颌前伸,应通过对上、下颌咬合斜面导板进行部分调磨而适当减少
矫治器的前伸作用力。对于前牙深覆的患者,应该对上颌矫治器的垫进行适
量的调磨,保证下颌磨牙与平面间有约1mm左右的间隙,从而促进下颌磨牙
的萌出,降低前牙深覆的程度。对于前牙咬合浅、有开倾向的患者,上、下
颌的垫都不能进行任何的调磨,从而防止后牙的萌出。
1.2.3第三次复诊:约4周后,每次复诊时应通过测量前牙的覆覆盖、后牙
咬合关系及面部软组织形态观察治疗的进展。如果需要,可以少量调节上颌唇弓
以离开前牙唇面,并少量调磨后牙垫以纠正前牙的深覆。
1.2.4第四次复诊:约6周后,按同样的方式检查覆盖及咬合情况等,并按同
样的程序调磨上、下颌垫以改善前牙的深覆。以后一般是每6周左右进行复
诊检查,前牙覆盖和后牙的咬合关系应该持续得到纠正,并且随着下颌后牙的萌
出,前牙的深覆也得到改善[1]。
1.2.5支持矫治:在上颌的活动矫治器上设计前部斜面导板,使下颌切牙和尖
牙能够保持正常的前牙关系,此时可不戴下颌Twin-block矫治器,这样下颌后牙
在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可以很快萌出。继续同时戴用上、下颌Twin-block矫治
器,但上、下颌的后牙垫应完全磨除,使后牙能完全萌出至咬合接触关系,上
颌前部的诱导斜面应向远中延伸,使下颌尖牙能咬合在该斜面上,下颌切牙和尖
牙应咬合在上颌前牙的基部,而上颌的诱导斜面应刚好位于下颌切牙的舌侧而不
干扰咬合。
2.结果
所有患者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均了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前牙覆盖正常,
上下颌骨关系得到改善,侧貌均得到很大改善,矫治效果比较满意。
3.讨论
对于生长发育期覆盖为10mm左右的患者来说,如果患者在配戴矫治器时可
以前伸下颌并保持完整的咬合关系,就可以使下颌前伸至切牙切对切的关系位置
上,并获得2mm的切牙间间隙。在垂直方向上,2mm的切牙间隙大约在第一前
磨牙产生5~6mm的垂直向间隙,而在磨牙远中区域有2mm左右的间隙,该间
隙可保证后牙萌出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