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简明讲义08.doc

发布:2017-04-23约9.13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2 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试用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简明讲义 目 录 实验 一 图像增强技术………………………………………………2 实验 二 模板运算…………………………………………………….3 实验 三 图像分割………………………………………………….…5 实验 四 图像变换……………………………………………….……6 实验 五 图像压缩与编码…………………………………………..8 河北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08 前 言 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的前提是图像必须以数字格式存储, 我们把以数字格式存放的图像称之为数字图像。常见的各种照片、 图片、海报、广告画等均属模拟图像,要将模拟图像数字化后生成数字图像,需要利用数字化设备。目前,将模拟图像数字化的主要设备是扫描仪,将视频画面数字化的设备有图像采集??。当然,也可以利用数码照相机直接拍摄以数字格式存放的数字图像。模拟图像经扫描仪进行数字化或由数码照相机拍摄的自然景物图像,在计算机中均是以数字格式存储的。既然是数字, 计算机当然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处理,以达到视觉效果和特殊效果。 数字计算机最擅长的莫过于处理各种数据, 数字化后的图像可以看成是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序数据,当然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我们把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 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的理论、 方法和技术称为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一般, 图像处理是用计算机和实时硬件实现的, 因此也称之为计算机图像处理(Computer Image Processing)。 一般而言, 对图像进行加工和分析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目的:  (1) 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 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如去除图像中的噪声, 改变图像的亮度、颜色,增强图像中的某些成份、 抑制某些成份,对图像进行几何变换等,从而改善图像的质量, 以达到或真实的、或清晰的、或色彩丰富的、或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2) 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 以便于计算机分析,例如,常用作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的预处理等。这些特征包括很多方面, 如频域特性、灰度/颜色特性、边界/区域特性、 纹理特性、 形状/拓扑特性以及关系结构等。 (3) 对图像数据进行变换、 编码和压缩, 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是数字图像处理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好的促进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为数字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的学习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数字图像处理课计划8学时实验,必做4个实验,即实验1-实验4,有精力的同学可选做实验5。 由于水平及时间所限,错误及不足一定很多,敬请同学多多指正。 实验一 图像增强技术 实验目的 掌握基本的图象增强方法,观察图象增强的效果。 加深对灰度直方图的理解。 掌握图像线性变换及二值化方法。 实验内容 1. 选择一幅对比度不足的图像,对该图像进行灰度变换,增强对比度,显示增强前、后的图像以及它们的灰度直方图 2.给出一幅图像概貌的描述,通过修改灰度直方图来得到图像增强。 三. 实验步骤 1 计算出一幅灰度图像的直方图 clear close all I=imread(004.bmp); imhist(I) title( 直方图); 2 对灰度图像进行简单的灰度线形变换 ?figure ?subplot(2,2,1) ?imshow(I); ?title(灰度线性变换); ?subplot(2,2,2) ?histeq(I); 3 看其直方图的对应变化和图像对比度的变化 原图像 f(m,n) 的灰度范围 [a,b] 线形变换为图像 g(m,n),灰度范围[a’,b’] 公式: g(m,n)=a’+(b’-a’)* f(m,n) /(b-a) figure subplot(2,2,1) imshow(I) J=imadjust(I,[0.3,0.7],[0,1],1); title(用 g(m,n)=a’+(b’-a’)* f(m,n) /(b-a)进行变换 ); subplot(2,2,2) imshow(J) subplot(2,2,3) imshow(I) J=imadjust(I,[0.5 0.8],[0,1],1); subplot(2,2,4) imshow(J) 4 图像二值化 figure subplot(2,2,1) imshow(I) J=find(I150); I(J)=0; J=find(I=150); I(J)=255; title(图像二值化 ( 域值为150 ) ); subplot(2,2,2) imshow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