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ppt

发布:2017-08-20约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 树木一生中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生长发育的意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概念 生长:指植物体积与重量的增加,即量的不可逆增大,从细胞水平上讲是细胞的分裂与延伸。 发育: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指卵细胞从受精形成结合子开始,经过开花、结实直到个体死亡为止。 2.二者的关系 生长和发育是植物有机体全部生命活动的综合表现,是植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复杂过程。一方面受遗传基因的制约,另一方面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树木一生中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树木自播种发芽或经过营养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根与茎均以离心方式进行生长。 2、根具有向地性,在土壤中逐渐发生和形成各级骨干根和须根,并向纵深发展。 3、地上部分的芽的生长具有背地性,形成的各级骨干枝和各种枝条,向空中发展。 离心生长:这种由根和茎以根颈为中心向地下和地上不断地进行扩大其空间的生长,称为“离心生长”。 离心秃裸: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树体的扩大,开花结实量不断地增多,大量营养物质便由同化器官转向果实和种子;此时,生长趋于缓慢,发育逐渐加强,衰老成分随之增加。 向心更新:对于阔叶树种,当骨干枝从树冠外围开始衰老死亡,并逐渐向内方、向中心方向发展时,在大骨干枝上,特别是在基部和弯曲的地方出现萌蘖枝,且萌蘖枝出现的规律是由外向内直至根颈。 4、在乔木树种中,凡潜伏芽或潜伏芽寿命短的只有离心生长和离心秃裸,没有或几乎没有向心更新,如油松、桃树等;只有顶芽而无侧芽,只有顶芽延伸的离心生长,而无离心秃裸,更无向心更新,如棕榈等。 5、竹类多为无性繁殖,绝大多数种类生长速度很快。成竹后虽有短枝和叶片的更新,但没有离心生长、离心秃裸和向心更新现象。 6、灌木离心生长时间短,地上部分的枝条衰亡较快,向心更新不明显。多以干基萌条和根蘖条更新为主。 7、多数藤木的离心生长较快,主蔓基部易光秃,其更新与乔木相似,有些与灌木相似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年龄时期 一、年龄时期及意义 1.年龄时期:植物体从产生结合子开始到个体死亡,这一生命过程中,经过胚胎、幼年、青年、成年、老年的年龄变化,这种年龄阶段的表现过程称为“生物学年龄时期” 也称“生命周期”。这个定义是指实生树的年龄时期。 2.营养繁殖的树木其生物学年龄时期应指:如枝、芽、根等繁殖而成的独立植株,经过生长、开花、结实到衰老死亡,这个过程有着年龄阶段的表现。 3.意义 研究树木年龄时期的目的,在于根据其生命周期的节律性变化,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调节和控制树木的生长发育,使其健壮快速的生长,及早而充分发挥其园林绿化功能和其他效益。 二、缩短幼年阶段和延长成年阶段 缩短幼年阶段的措施: ① 沙藏处理:也称为层积处理,其生理实质是种子内抑制物 质的解除过程。如:去掉外壳的核果类种子,在低温下沙藏处理,能显著地促进发芽,加速生长。 ② 激素的作用:如,需光和低温的种子用赤霉素处理可以打破休眠;施用赤霉素可使某些裸子植物提早开花。对实生树应用生长调节剂诱导成花的效果,取决于实生树的发育状态,同时也需考虑所应用的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对生长发育的作用等等。 ③增施氮、磷、钾及锌肥:能缩短幼年阶段,提高RNA/DNA的比率 ④采用适当的砧木嫁接来控制幼年阶段的长短。 通过重修剪,或将成年接穗嫁接在幼年阶段的砧木上,或用赤霉素处理成年植株等,都可实现成年植株向幼年类型的转变。 延长成年阶段,限制老化过程: ⑴ 引起成年阶段树木衰老的原因: ①内因:结果消耗大量的营养;脱落酸含量的增加;树木组织的老化;树木的遗传性影响 。 ②外因:不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如高温、干旱等;不正常 的气候条件,如冰雹、寒流等;实施不正确的生产技术措施,如过重的修剪;病虫害的影响。 ⑵延长成年阶段的措施: ①激素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能抗衰老,延长叶片寿命,促进侧芽萌发、幼果细胞分裂以及吸收根大量发生; 赤霉素能刺激生长点和形成层细胞分裂及输导组织分化,加速节间伸长和营养物质的调动等作用; 赤霉素能解除脱落酸抑制、促进萌发作用,也能促进营养生长。 栽培中的强剪和重肥的更新措施是与提高这些激素的含量水平有关。 ②按物候期规律进行合理的施肥与灌水 ③合理的深翻和松土 ④疏除过多的花和果 ⑤合理的更新修剪 ⑥及时、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如冻害、霜害等。 三、园林树木各个年龄时期的特点及控制途径 1.胚胎期: 从卵细胞受精形成结合子开始到种子发芽时止。要求给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