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临时施工用电设计方案完整版.docx

发布:2025-03-12约5.32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位于[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由[X]栋建筑物组成,包括住宅、商业及配套设施等。本工程计划施工工期为[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二、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4.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5.现场实际勘察情况

三、用电设备及功率统计

经统计,本工程主要用电设备及功率如下:

1.垂直运输设备:塔式起重机[X]台,功率[X]kW;施工升降机[X]台,功率[X]kW。

2.混凝土施工设备:混凝土搅拌机[X]台,功率[X]kW;混凝土输送泵[X]台,功率[X]kW。

3.钢筋加工设备:钢筋调直机[X]台,功率[X]kW;钢筋切断机[X]台,功率[X]kW;钢筋弯曲机[X]台,功率[X]kW。

4.木工加工设备:电锯[X]台,功率[X]kW;电刨[X]台,功率[X]kW。

5.电焊机:[X]台,功率[X]kW。

6.照明设备:施工现场照明灯具总功率约为[X]kW。

7.其他设备:如水泵、振捣器等,功率共计[X]kW。

四、负荷计算

1.计算方法

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公式为:$P_{js}=K_x\timesP_e$,其中$P_{js}$为计算负荷,$K_x$为需要系数,$P_e$为设备容量。

2.计算结果

根据各用电设备的功率及需要系数,计算得出本工程的计算负荷如下:

-总计算功率:$P_{js总}=[X]kW$

-总计算电流:$I_{js总}=[X]A$

五、电源选择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负荷计算结果,本工程拟采用[供电方式,如市政电源或临时发电机]作为临时施工用电电源。

2.若采用市政电源,应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确定供电线路的接入点及容量,并办理相关用电手续。

3.若采用临时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应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合适容量的发电机,型号为[发电机型号],额定功率为[X]kW。

六、配电系统设计

1.配电原则

-采用TN-S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配电箱、开关箱应符合标准要求,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配电线路应采用绝缘导线,架空线路或埋地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

2.配电箱及开关箱设置

-总配电箱:设置在施工现场靠近电源处,负责分配和控制整个施工现场的用电。总配电箱内应安装总隔离开关、总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等电器元件。

-分配电箱:设置在用电设备相对集中的区域,负责向各开关箱分配电能。分配电箱内应安装分配隔离开关、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等电器元件。

-开关箱:设置在用电设备附近,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负责控制用电设备的启停。开关箱内应安装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器等电器元件。

3.配电线路敷设

-架空线路:采用绝缘子固定,线间距不小于0.3m,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6m。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应大于35m,线间距离不应小于0.3m。

-埋地线路: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7m,电缆周围应铺以不小于50mm厚的软土或砂层,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电缆路径应设方位标志。

七、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1.接地装置

-接地体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垂直打入地下,深度不应小于2.5m,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接地体之间应采用扁钢或圆钢可靠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2.接零保护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

-保护零线应采用绝缘多股铜线,其截面积不应小于规定要求。

3.重复接地

-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及开关箱处应做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每一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在工作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Ω的电力系统中,所有重复接地的等效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八、配电箱及开关箱电器选择

1.隔离开关:应选用具有明显可见分断点的隔离开关,其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计算电流。

2.断路器:应根据计算电流选择合适额定电流的断路器,其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

3.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