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快乐收获,健康成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游戏中快乐收获,健康成长
——浅谈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组织
摘要:幼儿园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合学前儿童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正确、合理、有序的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能极大的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更能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由于教师意识上的薄弱,在组织过程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实践。我们应努力让体育游戏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使幼儿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能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体育游戏;组织
问题的提出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纲要中提出,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指导要点中也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而体育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最易接收的活动形式,根据《纲要》要求,领会《纲要》精神,使幼儿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健康成长,快乐游戏,值得我们去探讨。
体育游戏是户外体育活动的一部分,让幼儿通过各种游戏的情景,以有趣的角色参与其中,自然渗透了动作技能的锻炼,对幼儿进一步增强与同伴的交往,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状分析
户外体育游戏已成为我们户外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教师是否都能认识到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综合分析,主要呈现“四无”状况:
无意识
教师主观意识薄弱,没有真正领会体育游戏的内涵和意义,只是时间到,慢慢将幼儿带出活动室,时间结束,又匆匆将幼儿带回活动室,给幼儿活动的时间有多少,而活动的时间是否真的有效利用,却无法肯定。
无计划
很多时候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将幼儿整好队,一边走,还一边在看家园栏里的周计划,带到活动场地后,又变更了计划,开始了老掉牙的游戏,或者又匆匆忙忙让保育员去拿器械,等到器械分完,时间也快结束了,活动也就草草收场。造成这样的原因,可想而知,教师对于活动的计划没有用心去写,去记,纸上有计划,心中无计划,导致内容不清楚,玩法不了解,准备不充分,最后只能变更原计划,呈现随意性。
无线索
教师在安排游戏活动内容时,纵向没有形成一条线,无目的的组织活动,每个年龄段都在玩同样的游戏,紧紧让幼儿停留在 “玩”的层面,没有技能,没有规则,没有过程,就图个开心,那么在“玩”的过程中怎样让孩子玩的开心,在开心中有所收获呢?这个问题往往被忽略。
无指导
这样的场面我们也同样随处可见:教师带领幼儿在活动场地,分玩器械,请幼儿自己玩,而教师则站在一旁,“观看”幼儿活动。教师发挥其作用了吗?没有。怎样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呢?更有待于我们去思考。
三、对体育游戏组织的新思考
找“线索”,梳理教学内容
从托班到大班,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内容极为丰富的游戏活动,那么这些游戏活动该怎样定位,怎样梳理呢?不同游戏的设计都有其相应的意义,而不是完全“拿来主义”,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线索”,幼儿的动作发展有一定规律,不同年龄段所呈现的发展状况也不一样,怎样的游戏最适合哪个年龄段引起我们的思考。
从不同年龄段动作技能的发展入手,我们对各类游戏进行较为合理的定位和梳理。如小托班幼儿以走、跑、跳(双脚向前跳)、平衡、钻、爬为主要技能发展,将不同技能发展的游戏进行汇总,而中大班以跑、跳(跨跳、从高处往下跳)、投掷等为主要技能发展的游戏进行汇总,在不同年龄段形成纵向的一条线,(如表一)。同时,结合重点有特色的器械材料,如:轮胎、纸箱、球、报纸、纸盒等,在不同年龄段加以研讨,探索出适合各年龄段适宜的游戏。通过这样的梳理,让教师们对各年龄阶段的不同动作技能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更帮助教师们收集了丰富而又可操作的游戏素材,为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表一:
幼儿园各年龄段体育游戏汇总表
年龄段 游戏名称 游戏性质(主要动作发展技能) 游戏来源 备注 (二)分类型,做好课前准备
在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中,有多种活动形式,我们根据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器械游戏和徒手游戏,根据不同的内容,开展因“材”施教。
1.器械类
针对器械游戏,在开学前,我们将原有的器械材料进行整理,通过整理,了解器械提供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破损、数量不足、形式老套等等,针对不同问题加以解决,对于需要新增的器械,在年级组开展讨论,选择适宜本年龄段的器械3——4种,有平行班级则可以选择不同的器械,使器材更加多样化。讨论汇总后
显示全部